本文作者:陈川 李东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471
[摘要]积极研究高职智慧教育生态,以扩招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产教融合为主线,优质教材为抓手,信息化教学方法为手段,实证智慧生态对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的成效。[关键词]高职;扩招;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20-03
在高职教育朝着“智能时代”迈进的当下,扩招学生由于学习时间、地点、个人能力等所产生的种种问题迎刃而解,智慧教育生态成为一剂强心剂打开了教育新局面。以学习者为中心,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培养新时代高职百万扩招生的关键。
一、课程思政为引领,初心如磐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由于扩招学生的双重身份,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1],以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全面发展,打造“大思政”德育模式创新的示范性成果。
一是不忘初心,做“正派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2],对党纪国法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做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律,在八小时内外均做“正派人”。
二是尊师重道,做“明白人”。常言道“身为师傅,贵极人臣”,学生要做到尊重老师像敬重师父一样。扩招学生一般在企业里接受“传帮带”的熏陶,对师傅是极为尊敬的,但是在接触专业教师后,很容易产生“瞧不上”心理。“三人行必有我师”,要牢固树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师傅”的观念,尊重他人,做一个“明白人”,才能助力“茁壮成长”。
三是工匠精神,做“多面手”。将企业绩效管理理念引入教学活动管理,做到教学活动“六优化”,即教学准备规范化、教学实施流程化、教学纪律严格化、教学设施整齐化、教学考核标准化、实践环境简洁化,培养学生整齐划一的标准意识与善始善终的工作习惯。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大国工匠的熏陶,成为优秀的技术能手。
以HSE管理基础课程为例,在整体设计时以培养“健康、安全、环保理念”为专业教学目标,以树牢“安全为先、生命至上、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为思政目标主线,分别对应“责任担当、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和谐共生”四个思政主题。如“以人为本”,通过“张海超开腔验肺”系统新闻报道,结合“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思考案例背后的价值取向,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把解读《职业病防治法》与“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结合起来,强化对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认同感,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树立从我做起的理念。
二、产教融合为主线,四位一体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扩招教育的关键所在[3]。以“智能+”、产教融合为基础,打造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平台,实现产训研创四位一体,升级改造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扩招方向)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三对接”。即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专业动态调整,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从职业崗位的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根据扩招学生群体的特点探索教学模式,以实际岗位工作的任务为实施途径。
依托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三进”,即教师进平台、学生进项目、教学进现场。教师将产业关键前沿技术转化为高水平创新成果,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升级;学生则进入教师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堵点”“痛点”。教学则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政行校企协同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依托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三转”,即教师向师傅转变、作业向项目书转变、消耗向增值转变。通过校企教师互聘互用机制,使专业教师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转换为精湛的实践技能;通过真实的工作项目,使若干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单纯的作业转变为完整的项目报告;通过高校创业孵化器,将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转变为新技术、新产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用知识赚钱。
常州工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扩招方向)对接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秉承独创的“四结合、六合一”建设模式,精制打磨产训研创四位一体的实践平台。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安全联锁系统(SIS系统)技术升级改造了化工基本操作实训中心;用微通道反应绿色化工技术升级改造了工艺实训中心;用VR、AR、RFID等技术建成了苯胺3D虚拟化操作教学平台和丙烯酸甲酯半实物仿真工厂教学中心;用声光电等方式建成危险源识别系统和模拟HSE应急预案处理演练系统,以及基于书证融通-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1+X证书的化工特种作业实操训练中心。通过实训基地“车间式”标准化管理,实施实训基地“工厂化”运行,实现学员“入基地即上岗位”。2022年,在此基础上提炼的“高职化工技术专业‘双元四阶、三融三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三、立体化优质教材为抓手,培优赋能
以学习者为中心,从职业岗位新需求出发,面向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内所有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合作建设富含技术前沿、核心理论、范本技能且适用于典型工艺、代表性装置、经典方法的产教融合活页式新型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和修正,融合课程思政、双语教学、智能+、创新创业和技能竞赛等能力要求,弥补现有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以理论为主导、实践性差、吸引力不够、缺乏育人功能等短板,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培训需求。
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内容,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教材按实际岗位工作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任务驱动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真实的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等进行教学,侧重实际应用。
20220901214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百万扩招智慧教育生态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