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谢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679
[摘要]高校美育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鉴赏课程是美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美育教育作为富有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教育课程,具有吸引价值、感化价值,利用美育课程发展思政教育,体现教育思路的创新。立足高校美育课程思政教育现状,从音乐鉴赏课程角度探索高校美育课程实现思政教育的路径。[关键词]高校;思政;美育;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41-03
当前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時期,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教育中愈发被重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扎实牢固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对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美育课程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审美观,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践行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
一、思政教育与美育课程的契合性分析
在美育课程中发展思政的优势主要在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契合性,体现在教育目标方面的相似性、内容方面的契合性以及教育思路方面的相适应性。
(一)目标存在相似性
高校美育教育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为:在精神层面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对美的感知能力。在实践方面,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进行审美评价的能力、审美表现力以及审美创造力等等。高校美育总目标则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高校教育德、智、体、美、劳综合目标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高等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重要教育目标。思政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应当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各教学环节。”不难看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工作共同的教育方向。二者都注重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人才,并且在教育发展目标的核心方面,都强调精神文明以及道德建设在高校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二)内容存在契合性
艺术鉴赏教学环节是高校美育教学课程中时长较长、内容最丰富、涉及知识面最广泛的课程之一。高校美育课程涉及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多个社科门类。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包含国家优良历史传统、重大政策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思想政治教学也时常需要结合丰富生动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政治观念传达和教育,让思政知识理论的学习更加易于理解并且深入人心。美育艺术鉴赏内容富于审美性的特点,天然就具备让人身心愉悦的属性。通过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所获得的直观美学感受,渗透和融入思政知识理论,能够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不再晦涩难懂而是真实可感,进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理解力,培养和坚定当代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教育思路上的相适应
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把心理上的美感体验通过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人们乐于参与到审美的创造中去,喜欢通过唱唱跳跳、写写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说这是从审美理论到审美实践。基于此,高校的美育教学除了要为学生构建富有内涵的精神世界外,还需要关注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社团活动美育、通识课程美育、校园活动美育等。通过线上美育活动与线下美育活动相互结合,在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渗透和融入。这也体现了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的“高校开展思政工作应兼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各个领域”的观点。
二、高校美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现状
(一)教师思政教育理念缺乏
由于过去高校对美育课程的授课没有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要求,所以教师基本上是通过传授美育专业知识开展教学。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理念更加与时俱进,内涵也更加丰富化。伴随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持续推进,一部分美育教师也暴露出思政意识不足、缺乏相关思政知识储备以及思政教育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也导致一些美育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给学生传递准确的思政信息。而且,由于美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足,常常会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政教学互动不足,让教师难以面对和驾驭好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新情境。
(二)教学设计缺乏一定针对性
现今美育课堂的思政教育融入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虽然扩容教学目标,但很多美育课程没能够及时地在相关美育教材中增加思政教育部分的编排,这也阻碍了思政教育知识在美育课程教学中的自然渗入。另一方面在美育课程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刻意”将课程思政全面引入美育教学中,常常会导致课堂上出现思政内容切入角度生硬化、授课语言僵化突兀,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甚至是难以接受的情况,这无异于背离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初衷。这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由于美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乏一定灵活性,没有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兴趣以及思政教育要点来科学规划教学,是亟待改进的地方。
(三)课程思政教育渗入生硬化
从整体来说,部分美育课程教学照搬思政课课堂设计,让课程变得生硬化、缺乏生气,甚至产生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从具体的学科教学而言,,每门美育课程都具备自身特色,然而高校多数美育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授课实践的时候,还不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思政教育。
三、思政背景下音乐鉴赏课程改革措施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在思政教育背景下,对美育课程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知识学习”“意识强化”和“能力培养”三大方面。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思政教育意识强化是根本,培养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是重要目标。
在思政知识方面,高校需要进行严格规划,定期组织学校美育课程的教师对思政主题知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美育课程的教师自身也要牢固树立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自学能力。在思政教育意识方面,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思政知识和思政教育能力考核,并且纳入相应规范制度当中,把考核成绩与绩效考评、奖惩制度挂钩,从而激发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这种方式能够让美育课程教师自觉加强思政育人意识,并且及时调整授课思维,积极主动在美育课程中贯彻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培养方面,可以由本校的思政课专职教师为非专职教师进行能力培训,鼓励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这样能够从专业层面上帮助教师抓住关键点,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政教育渗透的困境。
20220901214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