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492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增长态势。这对学生身心安全和良好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也不利于校园的稳定发展。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是辅导员职责之一,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发现并合理处置学生心理问题尤为重要。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视角出发,结合工作经历,浅析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方法,梳理归纳高职院校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类型及对应的处置方法。[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心理问题;处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113-03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的意义
(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和个人发展,,因此,辅导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是确保“以生为本”、做好“三全育人”的基石。
(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重要部分
教育部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了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其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工作内容是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筛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2]。高职院校辅导员关注并做好学生心理工作,是承担工作职责、提升业务素质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部分,也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不断走向专业化、科学化、职业化的必要部分。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发现学生心理异样的方法
在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十分重要。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知心人,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实际上,学生的家庭状况、各个阶段的心理测试结果,学生的行动、行为、表情、网络动态、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都在“说话”,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听”心,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的异样状况。
(一)心理测试给予数据指明
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2~3周内,会进行一次心理测试。测试量表一般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为基础,各个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加入BHS绝望量表等。此外,每学期开学初春季心理测试、秋季心理测试等,都会以问卷量表为形式对学生进行排查。量表结果经过学校专业老师分析,会及时反馈给辅导员,根据量表结果和数据,辅导员便可及时排查发现心理异常学生。但要注意的是,心理测试数据仅是参考,辅导员需要结合谈心谈话等进一步排查,排除掉个别学生因未认真作答而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情况,不可随意给学生“贴标签”。
(二)入学谈话提供原生背景
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初,需要分班级、分时段对所带学生依次进行谈话,这是了解学情、做好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通过入学谈话,辅导员可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过往学习成长经历等,重点就学生单亲、残疾、留守、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重大事项进行倾听、观察。入学谈话中,发现特殊群体和特殊经历的学生要引起重视,这些学生可能更易发生心理异常。
(三)集体活动指向潜在“危险”
人具有社会性,尤其在大学阶段,校园活动、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是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辅导员通过观察学生在新生军训期间以及其他班级日常集体活动的表现,通过学生集体团队协作力、集体活动参与度等,可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或者情绪异常的学生。一般而言,集体活动参加率为零或者很低的学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或许存在社交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有效下寝发现其中“细节”
寝室是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栖居地,辅导员要做到有效下寝,在日常下寝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学生内务情况及在寝室的生活状态,特别是桌面较为显眼的物品(小玩偶、照片等)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情绪困扰;通过与寝室室友交谈达到侧面倾听的效果,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情况。
(五)建立网格化队伍——把握学生“线下圈”
“线下圈”指的是学生与任课老师、家长、同学、室友、情侣等人际关系及交往中的表现。辅导员可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状态和精神面貌,与任课老师、家长等定期交流,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人际交流圈,对学生进行行为倾听,进而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学生与学生接触最多,辅导员可依托寝室长、心理委员、班干、朋友圈建立网格员队伍,有特殊情况时可以及时上报给辅导员。
(六)用好网络媒体——把握学生“线上圈”
生在网络时代、长在新媒体时代的“00后”高职学生,对网络依赖性很强,辅导员可通过学生的QQ空间、微信、游戏、抖音平台等线上圈,从朋友圈、QQ状态、短视频、微博关注内容等,及时通过线上动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或异样的学生。
三、高职院校日常管理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类型
辅导员掌握了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方法、途径后,需要先将高职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只有将问题归类,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按照每类问题的特点对应处置,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突发状况。高职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入学适应问题
大一新生入学后,由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变化,大学和高中阶段学习方式模式的变化,周围的一切从熟悉到陌生,这会导致学生出现对环境、人际等的不适应,进而造成学生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情绪低落、集体活动和生活不融入,甚至想要退學等。
202209012149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置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