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杜梅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484
[摘 要] 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在这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培养自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实现铸魂育人根本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欠深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积极探索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现实路径。[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82-03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的要求。“六要”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以及育人情怀。在这其中,无论是政治上的清醒,,还是真心热爱思政课三尺讲台的教育情怀,都必须以理论上的透彻和坚定为基础。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至关重要。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必要性
(一)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其目标和使命在于为党和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和价值观的双重教育,教师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情感和坚定信仰。若要培养被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者本人必须有信仰,只有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才会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敬畏、珍惜、热爱三尺讲台,才会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才会想方设法讲好思政课。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讲,“真信”才会“真教”,“真信”源于“真懂”。只有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熟悉社会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史以及改革开放史,才能够充分领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有信仰马克思主义,才会在课堂上真诚地、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
(二)透彻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向学生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在于其自身蕴含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等理论特质。“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想让学生理解、认同进而信仰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抽象的理论讲得清楚、明白,讲得深刻、透彻,讲得鲜活、生动、接地气。要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对话,与社会热点对话,与学生的困惑、疑惑对话,与社会上混淆视听、模糊不清的观点对话,让学生有兴趣听,听得懂,听得清楚、明白,听得信服,如此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马克思主义之“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深刻认识、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必要前提。“己之昭昭”,方能“使人昭昭”。
(三)帮助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国家、社会和自身,摆脱相关思想困惑,树立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在需要
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事件日益增多,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日益交融、冲突、交锋,意识形态纷争不断加剧。就国内而言,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一个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意味着新的使命、新的任务和新的变革,意味着经济、政治、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调整和改变。国内外局势的调整和改变必然会给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带来迷茫和困惑,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承担起为学生解疑释惑的责任和使命。
信仰的坚定来自认识上的清醒和透彻,来自理论能够解答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只有为身处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解疑释惑,才能够赢得他们的认同,進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为人民服务?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将往何处去?人类将往何处去?如果思政课教师拥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就能够透彻解答学生的疑问,厘清其思想困惑,纠正错误观点,消除他们的疑问,学生就会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就会认同、信服马克思主义,进而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
众所周知,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也密集出台相关文件,这些讲话、措施有力地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学历、职称、政治素质、教学水平也获得了显著提升。但就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言,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20916214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