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钦 陈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505
[摘 要] 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从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竭尽全力地为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进而有效地强化本门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从崇高的理想信念、完整的理论阐释、有效的实践延伸、各方的努力协同、多样的形式创新等方面集中发力,在学习活动中提升思政课的高度、在理论的阐释中不断地加深对思政课的认识深度、在实践过程中拓展思政课的广度、在协同合作中加大思政课的力度、在形式创新上增加思政课的温度。[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五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9-0040-03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高度
上好思政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甚至深入中间经常做调研,,努力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进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高度。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地认识思政课,它是一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课程。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思政课所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性目标,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来坚定青年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将每一届大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可靠而又可信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从如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提升全体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上下大功夫。思政课是主阵地,我们可以先加强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使思政课教师在具体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原著,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领悟,进而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最新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执行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言传身教中砥砺广大学生的品格,大学生也可以从教师那里得到直观的感受,并接受相应的教育。专业课教师也要和思政课教师进行有效的配合,努力拉升自己的政治理论高度,进而做到更高质量的协同育人。就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专业课的知识点,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充分领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思政课的表现形式,进而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这就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课本身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全体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在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上下大功夫。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价值方面的认同感,这些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题中之义,我们可以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来共同、有效地引导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切切实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竭盡全力地使大学生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高尚追求、有使命担当、有积极作为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思政课理论方面的阐释,进而牢牢把握思政课应有的深度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其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路径。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具体可从如下方面来把握好思政课应有的深度。
本身增效赋能。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以学科资源为立足点,把思政课的理论彻底阐释清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积极探索思政课程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可靠路径来强化学科建设,促进思政课教师交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中国在此行业中的实际,进而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并及时用于教学实践和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拓宽视野,通过跨校、跨学科等方式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搭建更灵活、更方便的学习与实践平台。如,通过在线课程建设、微视频等为大学生搭建线上学习具体的、可行的学习平台,也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红色基地来增加大学生爱国、爱党的实践教育,进而为思政课程提质增效,增加思政课的深度。
再者,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还要充分地把握整个世界的发展大方向,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知、分析和解决当下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教师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进而带领学生与时俱进地把握时代脉搏,并积极地鼓励自己所教的大学生努力地探索和积极地实践,以此来提升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方面的能力。思政课教师还要非常及时、准确地关注国家发展实际,有效地回应学生关切,通过理论力量的发挥,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大学生充满对新事物的好奇,经常会关注新鲜事物,这个时候,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可以对自己所教大学生的关切予以及时回应和引导,让学生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自己。思政课教师更要依托浩瀚历史,在教育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来处、知晓自己的去处。当下,可以鼓励学生自觉学习“四史”,就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将“四史”的学习与本专业历史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对行业过去的了解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未来。
20220920185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五重维度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