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丁振 徐莉春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21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医学院校承担着医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人才、提升医学生的思想境界、促进医学创新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医学类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展开研究,为相关校园建设和学生工作提供参考。[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094-0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情操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积淀于极其灿烂辉煌的、经过数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代表着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坐标,不仅为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的营养支撑,也为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永载史册的贡献。
医学院校承担着医学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任务,加强医学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由之路。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飞跃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着“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医学文化建设和传承以及符合时代定义的创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因而,现阶段在全面研究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现况的基础上,必须要继续加大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同时制订并优化可持续的科学文化传承的战略规划,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质量。同时,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元性和时代特征。地域性往往以医学院校所在地的文化氛围或院校内占多数的学生群体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基础而体现相关特点。目前,全国的医学院校绝大多数在全国甚至全球进行招生,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群体的文化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多样性。进入新时代,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结合最新时代主题进行更高效的校园文化建设[3]。
校园文化的建设能为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方式和平台[4]。研究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意义,需要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视角下进行。德润人心,有助于深化提升医学生的思想境界;德才兼备,有利于培育时代新人;厚德载物,有助于促进医学创新;创新有为,有助于建设一流院校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
(一)道乃医者之义
“崇道”自古以来一直被奉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唐代诗人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全诗的开篇就点出了“颇好道”,可见王维四处独行,领略天地万物之余,有没有真正得道,也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了解。清代诗人陈兰瑞在《题李牧臣孝廉五少游庐图即送其下第南归》中写道:“君本仙才今暂谪,清福平生非易得。”告诫人们虽然现况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依然需要心存道义,此为难得之事。《论语》有云:“君子谋道不谋食。”医务工作者作为受人尊敬的高尚职业,要杜绝金钱利益的诱惑,在行医过程中做到鞠躬尽瘁,不以利益论英雄。
(二)奋斗乃医者之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回首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征程,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牢牢扭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主题,共青团才能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青春力量,唱响壮丽的青春之歌。作为培养未来医学人才的基站,医学院校的文化教育迫切需要加入艰苦奋斗的时代内容,将其融入毕生的生活之中,,让新时代的青春之光在卫生系统中闪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勇挑重担、堪当大任,尤其是在各级各类岗位上无私地奉献[5]。新时代的中国是新时代青年群体成就人生的舞台,要用无私的奉献和奋斗靠双手拼出一个走向光明的中国。
(三)仁乃医者之心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精华内容一直被广为传颂,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唐太宗李世民在《赐萧瑀》写道:“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指的是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可见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汉代的甄宓在《塘上行》中写道:“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指出仁义需要靠自己,而非完全倚仗他人的能力。唐朝诗人王建在《赠王侍御》中写道:“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有德行的人怀抱仁义,就不惧天地倾覆。作为医务工作者,只要崇尚医德、心怀仁义就不会被行医过程中的任何困难击倒,能持续为祖国的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乃医者之是
实事求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就是要求人们求真务实,不能虚无缥缈、不切实际地完成任务。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他要求医生在问诊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做到从患者的实际出发,以事实为判断依据,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地高效问诊。
20221007230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