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晓刚 侯洪凤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63
[摘 要] 近年来,中国逐渐完成了大规模的城市轨道建设工作,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工作人员不足所导致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低下。秉持工程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和实践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体系设计,确定课程考核和实践教学环节,并对该课程应当如何开展教学进行分析,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关 键 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学设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178-03
我國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并成为正式缔约国之一,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这对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实质等效,同时对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认证强调“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最重视学生的能力达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各个城市对具备轨道交通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导致相应的工作岗位技术人员紧缺,因此,需要开展大规模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课程。针对发展现状,本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理论和实践体系设计,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在总结历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
(一)内容抽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主要内容是对城市轨道体系中各个与运营管理有关的工作岗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作内容以及设备操作要求,并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岗位的重要性。因为教学内容主要来自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规范和文档,所以相比于正常的教学课程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以文本的形式表达,缺乏严谨的理论支撑以及逻辑运算,较为抽象枯燥,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想象,学习难度较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专业性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是以轨道交通领域的运营计划制订、运营组织管理、通行能力分析等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展开专业性的讲解阐述。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材上很容易可以看到行业领域中的专业术语以及操作规范要求,即具备专业性。那么对授课教师以及学生而言,在展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前,应当先对一些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学习,如铁路信号运营基础、铁路信号基础设备、轨道交通信号基础等,才能更好地对该课程知识点进行理解,同时因为专业性高的原因导致对非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
(三)涉及面广
因为轨道交通包含多个专业种类,能够提供众多的工作岗位,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涉及运输、电务以及工务、车务等多个专业,对学生而言需要能够掌握繁多的知识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包含多个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导致整个课程缺乏一条清晰的纲要主线,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跟紧授课教师的教学速度,还要求授课教师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做到将复杂抽象的专业词语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进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大部分应用型院校2010年后才成立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专业建设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标准、组织方式还不够完全成熟,大多仍处于摸索阶段,各城市地铁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教育方面,教学组织体系和实践条件相对不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急需改进。
(一)教学内容对培养目标缺乏支撑
按照工程认证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任务应符合本门课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能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讨论、课堂练习、实验实践内容、课程论文与设计等都要对应教学任务。而当前教学中存在教材导向教学做法,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的问题,采用选教材、讲教材和考教材的教学模式,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符合。
(二)实践内容与课时偏少甚至没有
对应用型院校来讲,培养实践型人才很重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理论知识偏多的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教材理论知识为主,理论课程的课时远远多于实践课程的课时,甚至有的院校就没有设置实践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训环节,将会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对学习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学生来说,会严重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影响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三)实践环节与岗位需求对接不紧
很多应用型院校由于受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自身生产安全与效益的限制,没有与相应的行业建立实质联系,到企业实践安排的大多是认识型实习,采用观赏式的实习方式,较难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有的院校虽然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训项目,大多是课内实验,内容相对独立,难以培养学生在工程实际背景下对岗位群的综合技能训练。如此不利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会导致毕业时难以实现毕业要求,进而影响学生的求职发展。
202210072309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工程教育”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