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新 王凯颖 李晓平 任伟 韩秀婷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490
[摘 要] 以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困境为切入点,从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角度,探索“平语近人”思想引领、“红色基因”文化传承、“青年工匠”职业养成、“创领未来”创新创业、“炫彩青春”身心悦动、“E心相伴”融合互通六大工程,构建“多元交互”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家校、校校、校企和校社等多主体、多维度、多方式的多元和谐、交互共育德育模式,从多方面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引导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多元交互;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172-03
德育工作是当前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政治觉悟、身心健康、人生观、世界观,促进高职教育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德、智、体、美、劳中,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领性作用,德育要朝着体系化努力。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开展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研究,是贯彻“立德树人”的要求,是高职教育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高职学校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研究发现,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是多元的、交互的。如何把握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将德育工作进一步创新,并贯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效能,是当前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国内外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国外德育工作的研究较丰富,代表性观点有:新加坡高职院校建立了立体性的德育网络,并注重校企合作。美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注重隐性课程和社区服务与实践。日本高职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三位一体。英国高职院校德育除课程教育及服务社会外,尤其看重生活的感染、环境的熏陶和教师个人品德的修养。
(二)国内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相关研究
国内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内容研究。何筠(2018)把“家”文化的理论内涵与精髓融入高校德育工作。陈欣(2018)将互联网思维逐渐融入高职教育。(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张双江(2015)认为德育工作特色不明显,认为德育工作方法不当,不能与新时代同行,德育工作应该向多层次、多手段、多内容方向动态发展,要进行全方位交互式的德育模式,,效果才能显著。(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坚持生活化教育、隐性教育、自我教育、心理咨询教育、综合性教育等方法。宋辉(2022)认为从构建体系入手,充分发挥各主体交互职能,建立紧密的关联性,高校还应做好德育内容创新。[1]
(三)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现实困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在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工作主体及方法等方面为本论文提供了参考,但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容乐观,出现德育队伍建设滞后、德育效果不佳、德育评考引导不力、德育工作模式单一、特色不明显、与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适应性不够等问题,不能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求,尤其在德育工作主体相互融合、德育工作体系构建方面亟待完善和补充,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渠道还需要拓宽,创新性还需要加强。同时,笔者还发现,现有研究文献关于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较多,但以新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的较少,基于此,本论文以新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在调研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多元交互”德育工作体系,以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成效。
二、建设六大工程,构建“多元交互”德育工作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学生管理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特点,制作调查问卷,对全体在校生开展广泛调研。学校层面,对本校师生、优秀毕业生及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师生进行调研;家庭层面,对在校生学生家长进行调研;社会层面,对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企业层面,对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进行调研;从家庭、学校、企业(医院)、社会四个层面着力实施“六大”工程,通过打造六大育人工程,构建“多元交互”德育工作模型,实现学校之间、校企(醫院)之间、校社之间、家校之间的德育交互,创新学生德育工作特色,提升德育效果,努力打造高职学生多元交互德育培养示范基地[2],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
(一)开展“平语近人”思想引领工程
要想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首先就要做好青年的政治引领。(1)成立专门研究室。组建涵盖学校团委领导、二级学院党团负责人、辅导员、各专业主任以及思政部思政课教师的研究团队,规范岗位职责,深入挖掘服务管理过程中的育人元素。(2)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大思政教育体系下,在部分专业试点“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标准撰写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3)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引领青年一代走好人生之路。(4)开展沙龙、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依托思政类社团专业优势,发挥青年学生的主导作用,交流学习心得,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
(二)开展“红色基因”人文传承工程
20221021220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多元交互”德育工作体系构建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