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孟书云 赵建峰 曹锦江 刘汉忠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3312
[摘 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需要教育行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备先进且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和熟练技能的制造业专门人才,来支撑制造业发展、应对国际国内挑战和引领产业潮流。而融合了兼有专业特色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基于产教融合构建的产品制造类专业课程,成为大势所趋。探索出一条适应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课程建设思路和途径,寓教于势、寓教于德、寓教于美、寓教于劳,从而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适应制造业发展趋势、热爱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国家和地区在制造领域的需求,是新工科时代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关 键 词] 产品制造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073-0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欣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段,在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化为实际行动,在专业课教学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总构思
制造业属于国民经济的重大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建设和民生,在历次经济和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压舱石作用。全球主要经济体以农业为发展基石,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使制造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同时新理论、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阶段,从事产品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在大转型中通过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探索出一条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以产业需求导向为主的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已经在国内多所优秀大学开展,目的是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侧精准对接。产教融合成为了新工科大背景下专业课程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而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生命之魂。在有限的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内,将产教融合的理念不仅纳入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工作中,还要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使产业发展新需求和新变革成为课程建设的不竭动力。产教融合,将课程教学聚焦于国家、地区经济以及产业和行业当下和未来的需求,而课程思政成为课堂上专业教师向学生传递产业动态信息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来,将需求与产品统一起来的专业课教学,不仅顺应了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使大学生有志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人价值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指的是参与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体现在顺应产业实际需求甚至超前于产业发展趋势,确保大学生学习课程后能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创造中找到用武之地,更能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和聪明才智;精神方面指的是学生经过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聆听,能明大势、知大局,找准方向,勠力奋进,在劳动人文环境中得到心灵的滋养、精神的富养,能用心、用勤劳的双手、忘我投入地创造出至臻至美的成果。
二、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要素设计
能够挖掘适合于产品制造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元素,种类、数量众多。瞄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由“寓教于势、寓教于德、寓教于美、寓教于劳”四位一体形成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构建主线,由势引德,德才兼顾,劳中蕴美,随时更新课程思政案例,与时代发展同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能释惑、能指路,辨是非、励强志,将具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课程思政案例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增强课程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形成价值引领。
寓教于势,指的是课程思政要能体现开设产品制造类课程时所处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家需求。制造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大行业,有众多细分行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有力见证。从古到今,制造业应用过的先进科学技术不计其数,部分传承了下来,有些早已失传。到了近代,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高科技带来了制造業或主动、或被动的巨变和产业的发展升级。当变化的号角频繁吹响时,专业课教师不再置身事外,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春江水暖鸭先知”。工业化时代,产业对发展和激烈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异常敏感。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像早早感知到春意的水鸭一般,孕育先机于课程教学中,提炼出或抽象出问题所在,体悟到产业升级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和社会责任是什么,以及产业和经济面的发展对劳动者的影响如何。无疑产教融合机制为专业教师开阔视野、了解产业需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国家在多个领域的需求是与工业时代的产业动态紧紧捆绑的,也与产业升级息息相关。首先,先进制造业对国家的国防建设至关重要。在国家的空防、海防方面有很多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涌现出了一大批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利,默默无闻,隐姓埋名干实事的感人至深的国家脊梁式的人物,比如,“中国激光陀螺之父”高伯龙院士、飞天一号发动机设计团队、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航母电磁弹射器发明人马伟明院士、反隐形米波雷达创始人吴剑旗院士、为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和国防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黄大年团队,还有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团队等的英雄事迹。强大的国防力量方能确保国家安全无虞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而这一切离不开发达的制造业,制造业的先进体现在掌握了核心科学技术。随着国家空天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强大,巡视和守卫国境线的任务在未来部分交给深空卫星、机器人和带精准导航的飞行武器,是能够实现的。其次,在祖国经济建设中,发达的制造业对经济腾飞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产品销售为例,互联网技术在产品流通销售领域的应用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这一变化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对产品制造领域的巨大影响依然存在,虽然有一些职业岗位在消失,但催生出一批新行业、新工作。以前按历史销售数据、按往年淡旺季拟定产品生产方案的模式,悄然转变为了“量体裁衣”式的客户定制化生产,而且产品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社会即将到来,网络直播带货或许有一天也会在元宇宙的世界中消失殆尽,人们将在虚拟场景中获得真实的购物体验;无人移动装备完成产品的最终配送,智能机器人等在办公、居家、外出方面为人类带来便捷的服务。国家在2015年之后先后给出了关于制造业变强的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目标、面向2035的智能制造规划以及2050年远景发展规划。这就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大势——智能制造,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类制造业人才输送的目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种产业研究院应运而生,不断追踪最新产业发展动向,提供最新的制造业科研成果。在瞬息万变的全球产业生态中,专业课课程思政有开阔大学生视野的使命,将新生产模式、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产品销售模式等的变迁引入教学内容,使专业技术的学习、产品生产、产业运作形成一个整体,使学以致用的“用”找到真正的落脚点;在应用中激发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内驱力,即主动去学、探究式地去学。
20221021220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产教融合的产品制造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