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472
[摘 要]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角色,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究如何打造道德高尚、素质优良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针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讨论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路径。[关 键 词] 新时代;思政教育;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161-04
一、引言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评价的第一要义。但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少数青年教师存在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情感、道德淡化的情况,在公共场合及个人社交媒体上公开发表不妥言论,或是被曝出有违师德师风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也让整个教育行业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高校青年教师正在成为高校师资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培养与时代接轨人才的主力军。因此,有针对性地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分析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新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接受能力强
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给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相较于传统时期的高校教师,其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具有更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于新鲜事物和理念的理解能力也更高。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的连接,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喜好、思想等方面更接近,加之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很容易走近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更有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和朋友关系,从而更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自我意识强
出生于社会环境相对良好的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鲜明的独立个性,多追求自我满足感,相对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此外,高校青年教师中多数是应届毕业生,一是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时间,工作初期会存在职业不清晰、育人意识不强等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会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二是因为长期在大学中学习,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通常存在对个人的成功期望值过高,想法过于理想化,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务实精神。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由于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师德自律意识,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逐渐缺少教书育人的热情和专注度,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从而出现职业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化的师德失范现象。
(三)思想多元化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人们能接触到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思想与思潮,这也催生了人们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学历较高的一个群体,多元的教育经历、学科背景和地域等也造就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的多元化。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大众的,高雅的、流行的,群体的、个体的文化流冲击着具有敏感触觉的青年教师群体,该群体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会更加立体、包容和开放,价值体系也更加多元、开放和自由。这也造成该群体教学理念、育人取向、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差异。
(四)社会负担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大,大城市高房价、高物价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是生存压力。作为高层次人才,高校教师与其他行业相比,收入较低。对于新招聘的普通教师,大多数高等院校在补贴上没有特别多的优待。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还是依靠工资生活,再加上独生子女的身份也加大赡养父母责任压力,想靠基本工资和一些津贴来实现购买住房,维持生活开销,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入职初期会有较大的生存压力。二是科研压力。高校青年教师年纪较轻,在刚开始工作时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但也正因为年轻资历有限,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无法顺利地获批高级别项目,没有相应的项目支撑,也较难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初期会存在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不一致的问题,部分青年教师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如果无法合理地看待和调整,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从而影响职业认同感和信念感,也就无法更好地给予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健康人生方面的指导。
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现状
(一)政治素养不足
一些高校教师只注重提高学历,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不够,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不精,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受社会上价值多元化的思想影响较大,自我修养不足,忽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培养,,表现在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的排斥和不重视,对政治理论缺乏系统性的深入学习,缺乏“课堂思政”育人意识,只是片面地停留在教授专业知识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欠缺,对一些社会现象没有正确认识之前就轻易发表不妥言论,错误引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将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学术风气欠佳
20221021220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