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崔维群 王启田 汤玮 杨经伟 申加亮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698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专业集群是高职教育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其课程思政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对专业集群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目标修订及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案例)库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专业集群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专业集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004-04
一、引言
专业集群是专业(群)在一定时空中通过一定的方式集结、聚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群体或群落,是广义上的专业集合或簇群。作为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的、优势资源集聚的专业组织形态,专业集群能更好地顺应当前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区域聚集、集群发展的诸多优势,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1],其课程思政建设也有不同于传统专业群或专业的特点。
我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主要面向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链,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六个专业,其组群逻辑如图1所示。根据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同质性、多样化等特色,以专业集群最大化共享为前提,将专业集群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和研究,对专业集群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系统化、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职专业集群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和模式,更有利于集群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德才兼备的产业人才。
二、构建专业集群共享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五位一体、双线共育”的思政教育体系
在ICT产业链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包含的六个专业岗位群具有交织性和互补性,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专业课及对师资的要求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并且可以依托和共享同一实训体系,能够利用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复用有关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等。在专业集群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资源最优配置、最大化共享”为出发点,根据专业集群对应的产业链岗位群要求,从顶层对专业集群内各专业的课程重新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专业集群共享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广泛适应ICT产业链就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包括集群共享的职业基础课程平台和集群部分共享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课程集群)两大部分,其中职业基础课程平台又包括属于显性思政教育的思政教育课程模块(课程集群)及属于隐性思政教育的素质素养、公共基础和创新创业四个课程模块(课程集群),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课程集群)全部属于隐性思政教育课程,如图2所示(见文末)。
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体现显性思政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体现隐性思政教育的素质素养课、公共基础课、创新创业课和职业方向课为支撑,构建“五位一体,双线共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图3所示。充分发掘专业集群和课程集群中的思治资源,增设课程思政相关课程及活动,既强化显性思政,又细化隐性思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政教育与素质素养课、公共基础课、创新创业课和职业方向课的隐性思政教育相互融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双线共同育人,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修订和课程标准建设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逐级细化、分解到课程集群和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中,在素质目标中突出思政德育目标。根据三维教学目标,重新制定各课程的课程教学标准,以标准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教学要求和相关元素全面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2]
四、“九元融合、双群结合”的专业集群共享型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建设
按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专业集群课程思政目标,建设专业集群和课程集群“双群结合”的共享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案例)库。
一是以专业集群为整体,课程集群为大类,融合产业特色人文、专业特色人文、学校特色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强国、专业与产业报国、时政热点、工匠精神、信息伦理与信息安全九种元素,按照“避免重复、集群共享”的指导思想,构建“专业集群+課程集群”“双群结合”的共享型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对每一大类资源再按照视频、音频、多媒体文件、文本等不同表现形式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对每个资源适用的课程集群或课程及知识点提出建议,以便于使用。[2]
二是在课中布置讨论式或探究式思政主题,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深入挖掘思政点,搜集整理思政元素进行探究式学习,并将相关资料提交到线上教学平台,课上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讨论展示并将有代表性的资源经过整理审核后入库。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其对思政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利于思政德育“内化于心”,同时扩充了思政资源及素材的来源和渠道,实现课程思政资源的师生共建。
20221021220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专业集群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