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景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472
[摘 要] 随着社会对职业道德要求的逐步提高,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重要目标。通过探讨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联系,提出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具体途径,以此提高护理人才的职业道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关 键 词] 工匠精神;护理专业;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013-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想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经济体系优化,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作依托,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致力于提升现有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1]。高职类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阵地,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从而当学生投身社会后没有职业道德作支撑,容易出现工作积极性不足等问题,最终影响职业教育的成效。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促进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工匠精神及职业道德教育
工匠精神,从狭义方面来讲,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从广义来看,是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来要求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以求极致与完美的工作态度。职业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工匠。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中从业人员所需要遵守的职业规范、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等。职业道德教育则是个体在职业道德规范认识、理解与转化过程中所接受的引导和教育。在高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是非辨别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在新时期,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目标[2]。
培育护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工匠精神能够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制造”成为对外输出的重要渠道。通过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渠道,使高校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中脱离出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规范等的培养,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大思政”背景下,加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在“课程思政”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学会挖掘专业中的思政素材成为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而对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在职业道德素养中根植工匠精神,符合思政发展需求,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体现出的突出问题是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没有引起高校的广泛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规模扩招中,对于学生的培养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而缺乏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以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作为救死扶伤的一门职业,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能力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思想引导。不论是临近毕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还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校都应将职业道德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没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作支撑,那么很可能受工作压力的影响,学生思想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必须提升高校护理专业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
(二)教育目标模糊
不少高校能够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目标的规划中不够明确,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模糊。一方面高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清楚,不明白职业道德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不少高校将职业道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行业中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教育等。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直接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另一方面高校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明显误区。职业道德作为向学生传达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而在不同专业中职业道德核心理念也存在差异,对护理专业学生而言,职业道德强调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理念,敢于为人民奉献自我,做真正的“白衣天使”,这才是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师资力量不足
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学生没有任何行业经验,不清楚职场规则、人际交往等基本职场常识,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行业经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职场中,因此高校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一般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另外,不少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能力不足,对于行业的变化形势不能有效掌握,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指导性意见[4]。尤其是不少教师根本没有行业实践的经验,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渠道。
三、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
20221030211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