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秀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495
[摘 要]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断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实践水平势在必行。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与普通师范院校相比较而言更具特色,要想在新时代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就必须明确当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实践存在的问题,继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之策。就这一现实背景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力图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的高素质综合型教师人才。[关 键 词] 新时代;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020-03
立国以教育为根本,教育以师范为根本。自2012年以来,国家下发了多个有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的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都表明了国家对于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时代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立德树人水平,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繁荣昌盛。但当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在实施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师范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下文将结合调查研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展开简要分析。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都必须贯彻落实的教育理念。在传统文化中,立德被看作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树人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中写道:“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当下,立德树人同样是指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思想道德修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着力提高师范院校的立德树人水平是重中之重。为帮助学生应对当前多元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外,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总体而言,立德是树人的指南,而树人又是立德的最终目标。研究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立德树人现状及提升路径,为基础教育输送学高且身正的师资,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实践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可以看出,师范院校非常重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也围绕立德树人教育这一工作重心采取了有效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考核激励等方面积极尝试,如学院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并将师德教育列入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深挖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政融合教学比赛等。尽管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等特殊性,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立德树人停留于科研层面
现有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和教师职称评聘机制使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层面,形成了一种重科研、轻育人的局面。这就使当前大部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所展开的立德树人工作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教师一面夸夸其谈立德树人理念的内容以及贯彻路径,一面故步自封仍采取教学方法对高校学生展开教学。尽管当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对立德树人理念的研究较为全面且深刻,但从现实层面来看,教师所具备的德育效能仍差强人意。究其本源在于现有的教师管理体制更加强调教师的科研业绩,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为提升自身职称,便将主要精力和努力方向放在科研之上。
(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单一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将课程思政融合到位,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德育内容更多地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部分教师德育意识不强,在授课时,只将教学重点放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讲解上,并未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对于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也无明确、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教育活动开展上也较为单一,主要围绕某一特定的德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又或是利用网络媒体展开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教师所展开的德育内容司空见惯,活动形式单一。这就导致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甚少,加上后续教育的监督不到位,也使当前院校無法真正地在道德塑造、素养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立德树人考核评价简单化
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一般是把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成果等容易量化的指标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对教师师德状况考核比重较小。这就使教师为应对考核评价,将工作的重心放置于教学工作或是科研成果等层面,而忽视了提升自身师德师风修养。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其对立德树人的重视程度不高,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仍停留于既有层面。除教师外,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德育考核方式更为简单,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书面考试或是班主任根据头脑中既定印象评分完成。既缺乏客观性,又缺乏全面性。这种单一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这一固有模式下,一部分学生迫于学习压力便弄虚作假,,应付心理严重。教师所展开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师德情怀渗透工作、道德品质教导工作都无法彰显出实效,继而导致德育的虚化。
20221030211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实践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