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丽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594
[摘 要]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思想对集体和国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外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培育抗战精神是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是引导高校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需要。在途径上,可以通过课堂、网络和实践培育抗战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 键 词] 抗战精神;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023-03
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抗战精神是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见证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也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怎样唤醒高校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抗战精神正是凭借鲜活的事例、感性的人物、真挚的爱国情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所形成的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始于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策划和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终于1945年以日本投降为标志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说,广义上的抗战精神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阶级阶层从不同的角度、立场,采取不同的方式、手段,富国强兵、抗御外侮,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地终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从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等方面对抗战精神进行了界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1]。
(二)抗战精神溯源
1.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禀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一个民族一旦形成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这个民族就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有标识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农业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强调整体利益,重视仁爱精神的价值认同。在近现代,中华民族处在危难之际,民族精神具体体现为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又在历史的长河里融入积淀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抗战精神蕴含的中国人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面对挫折和磨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念,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抗战精神与儒家文化
抗战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文化的一种外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植根于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家,把“孝”作为其核心理念“仁”的根本,并延伸出“仁、義、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行为准则和规则。儒家思想强调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体需要并且应当履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儒家思想强调“学而优则仕”,而“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光耀门楣,更重要的是服务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传统精神文化的外化。
二、培育抗战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育抗战精神是增强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在劳动中产生了分工和协作,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并形成了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我们智人之所以在进化中成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人类能进行大规模的协作,而人类大规模的协作之所以能突破150这个邓巴数字的局限,是因为人类会讲故事和相信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宗教,也可以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这些思想强调以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对人类发展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精神独立的能动作用。这些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和国家的“胎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引领的中国革命道德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记忆和精神纽带,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和意义。
市场经济的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带来的海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这些都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这对曾经作为我们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认同的故事会有一定的冲击,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0221030211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抗战精神培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