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远志 周佳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618
[摘 要] 为有效构建和完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非遗生产性保护机制,从科技创新推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的角度,以内源驱动、外源发展、次生调适理论为理念基础,并用其指导实践。以技术的开放性和内源驱动发展实现整体平衡,从理论和方法两个层面探讨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生产性质和保护管理机制的运行管理模式,针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融入现代科技的生产性保护创新机制。[关 键 词]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科技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J5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052-04
随着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崛起,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非遗生产性保护创新发展的现实境遇诉求增强,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保护机制存在传播方式匮乏、传播途径单调、数字化保护缺失等不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使现代科技与彝族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符合时代要求,从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及技艺发展引领的高度,探索形成一套有利于现代技术融合彝族文化发展的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科技创新机制。
一、内源驱动整合科技推广引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中,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以传承人为核心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流为主线,社会其他要素多方参与建构的文化体系[1]。为探寻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科技创新机制,发掘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的独有特色,尚有许多中间环节要素需要扩充、完善、更新,以及去除一些外在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干扰等。因此,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创新应主动适应社会进程,不断完善,创新发展。
内源驱动发展是关注自身生长的,以内生式发展探索为宗旨的发展理论,是“内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理论[2],它提倡的是从内部自身实际情况展开的发展方式;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这一点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相一致,都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内源发展理论强调在发展时应根据自身的文化特性、思想属性和行动方式,找到与之相应的发展类型和方式[3]。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发展,在发展、推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过程中首要考虑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文化价值体系,把文化意蕴列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的,发展的动力存在于个人和集体的需要和愿景之中。对集体而言,存在于他们为自己确定的目标以及落实这些目标的项目之中。因此,内源驱动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文化独特性的敬仰和发掘;另一方面来源于这种文化价值及其随之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从而吸引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由内及外,,再由外及内的良性循环。对个人而言,人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把群众从发展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才能实现发展的内源化。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科技创新机制应以内源发展理论为基础,强调起源于内部自身的发展,结合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本身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增强受众参与感,突出彝族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标准在发展中的地位。在发挥内源发展的作用时应注意以下两个要求:一是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状况的正确认识。2017年,首届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论坛正式开幕,以传承和发展为主题提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创新、发展要与科学元素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出以科技手段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新的理念,指出以文化因子为驱动力、以创意战略为支撑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发展方面可以应用现代科技推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内源化发展。二是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的对外受众群体需求的正确认识。对其现状的认识是从客观性的角度考察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的运行条件,受众群体分析是从主体性的角度考察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发展对人的效用,也是发展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保护机制的原因。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呈现载体为器。凉山彝族漆器作为彝族漆艺的源头,明朝洪武年间彝族女政治家奢香领导彝族人民将四川凉山和贵州大方漆器工艺有机结合,在促进汉、彝文化交融的同时,使彝族漆器得以进一步发展,促成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使彝族漆器在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利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不同产区的文化多样性与新媒体结合,增强受众对彝族漆器的好奇心,挖掘彝族的丰富历史背景、文化故事进行创意合作,传播彝族漆器髹飾技艺的文化内涵,满足受众对神秘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文化认知需求,以故事创新“艺术+科技”的模式,让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活起来”,给受众提供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沉浸式体验。传承人制作一件漆器作品需要耗时几个月,中间还要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普通人可能无法体验制作漆器的乐趣,但当艺术与技术融合,计算机设计与彝族漆器髹饰图案设计、传统工艺与虚拟仿真技术(VR)融合,数字绘画技术可以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传统技艺制作过程中详尽的场景道具和制造细节,运用交互式、沉浸式的方法让用户体验工艺的操作流程,将视觉与触觉相互融合,完成文化信息的传达和接收[4]。这样的互动式体验可以让受众以虚拟方式完成自己的作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混合现实技术(MR)以及3D打印技术等科技手段与彝族文化结合,制成含有传统技艺元素的文化产品,让受众更加了解彝族文化,了解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也让彝族漆器在无意识中贴近我们的生活。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突破了现在固有的发展模式,通过情景交融与艺术再创造的方式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播给观众,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
202210302116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性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