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丁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05
[摘 要]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提出,旨在切实发挥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政、校、企、行融合发展的积极性,着力推动校企之间互融互通,补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短板,最终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契合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想利用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机遇,彻底改变一头热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必须从顶层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师资团队、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方面主动求变,从而更好地融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070-03
一、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一)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始终与产业发展需求相伴相生。近年来,在国家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但高职院校现阶段开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和实际成果。高职院校一头热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效性不强、广度及深度不够,最终造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不相适应的现状。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新的目标、新的论断和新的要求,同时特别提出了“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一概念。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发展旨在调动政、校、企、行融合发展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发挥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作用,补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短板,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打开了新的思路。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教育部共同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办法明确要求作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必须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办学和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同时确定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申报原则、申报条件、建设培育条件等一系列重要规定。自此,关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培育政策文件、建设方案相继出台和实施落地。
(二)高职院校融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意义
通过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评定,有力推进了深层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中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评选条件拓展了产教融合的外延,深化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开放了产教融合的程度,推进了产教融合的深度。专业课程紧跟行业动态、人才培养定位企业发展,使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输送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培养保障。
那么,高职院校该如何主动融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培育中,并以此为契机,真正融入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技术研发,融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融入国家新时代的发展战略,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产教融合型企业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政府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国家出台了相关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宏观政策,具体落实到地方、到企业、到高职院校暂时还没有相应的权责界定和法律法规的保障;有关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标准和评价办法细则有待修订和完善;支持、激励、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政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细化。
二是行业、企业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产教融合型企业前期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校企双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人才输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还需要制订和细化。人才的培养、输送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取都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短期来看地方经济需要降低自己的利益或者很难获得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带来的益处,导致行业、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
(二)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系统发展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并未建立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等办学水平和教学条件。
一是专业设置没有突破现行学科体系的禁锢。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不顾自身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专业设置盲目跟从,什么专业热门就开设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好就业就开设什么专业,学校、教师领着学生在陌生的专业道路上摸索前进。专业门类日趋庞杂,分散了本就有限的师资力量,模糊了专业发展方向。
二是课程体系没有突破现行学科体系的禁锢。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标准、新工艺标准、新规范标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行业、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导致最终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岗位对人才核心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对人才核心创新能力的要求。
三是教學团队没有突破现行学科体系的禁锢。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没有真正到企业中,行业、企业技术性人才到不了高职院校中,基于生产过程的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践未能真正展开。教学方式、方法更多偏向书本体系,脱离了生产实际,专业性、应用性、创新性不足。同时随着招生专业的不断增加,由此带来实践教学和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缺乏、教学团队严重滞后等问题。
202211062124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中的融入发展研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