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雅蓉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617
思政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倾向、人格培养起到导向、辅助的作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改持续推进,各阶段院校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也愈發高涨。从小学阶段来看,思政课程中教育“孤岛化”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常规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思政教育效能的提升,因此有必要从课程思政开发角度入手,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一、在小学信息技术中推行思政教育的时代意义
(一)能够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以来,我国产业格局重构态势日渐明显,社会发展动力日趋完善,互联网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之态,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流入国门,,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下碰撞、交汇。带来先进技术理念的同时,也为意识形态培养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小学阶段学生阅历不足、辨识能力弱,很容易被各种不良思想影响和误导,比如崇洋媚外思想、拜金主义思想等。推行课程思政能够提前在学生脑海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法律意识及爱国主义思想,帮助其更好地分辨网页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为其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能够推进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战略实施
“立德树人”是我党立足教育发展形势、国际环境变更情况作出的重要指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一书中,就曾经提出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论述,将“立德有德”作为人生理想追求,只有完善充实人格、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证个体发展的正确性、健康性。针对这一号召,党在思想政治会议上还作出了配套指示,将“三全育人”纳入了思政教育理论中,提倡充分调动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及全方面育人。在小学信息技术中推广思政,能够启发教师主动更新教学覆盖面和教学手段,使之更加积极地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中蕴藏的德育契机,体现全员育人的重要特征。
(三)能够破除传统思政课程实施困境和阻力
现阶段思政课程“孤军奋战”的局面仍旧普遍存在,课程结束之初学生尚能回忆起大部分内容,但后续没有动态化地支撑,很容易出现思政教育断层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推行思政,能够较好地避免这种断层状况,文档编辑、表格制作、PPT制作等课程中可以有机引入和渗透爱国主义素材、社会责任素材以及生态环保素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高尚人格、优良品质的真正内涵,教学方法上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项目任务驱动等,帮助树立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打破传统思政课程实施困境,保障育人的持续性、全面性。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中推行思政教育的策略方法
(一)明确课堂秩序规章,传递规则榜样意识
秩序意识、规则意识是小学思政教育中极为关键的内容,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理认知水平有限,经常会出现自控能力弱的问题,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中,又采用单人单机的教学方式,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迫切地想要玩游戏、看网页,把课程任务抛之脑后。对于这些行为,片面粗暴地制止很难达到规范效果,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以“民主会议”为依托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结合日常使用情况制订信息技术课堂纪律规则,锻炼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筑牢其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
学生通过自主获取、搜集信息,可以更加清晰地知晓机房卫生保持的重要性,自觉改掉偷吃零食、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了解强制关机可能对电源、CPU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明确粗暴拿取、摔放鼠标、机箱等行为的危害,进而更加规范地开展开关机及使用操作,养成轻拿轻放、物归原位的良好上机习惯。共同秩序约束规范之下,学生之间也会形成自觉履约、互相监督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减少课堂上私自玩游戏、交头接耳等行为,为课程开展提供纪律基础。
(二)抓住日常教育契机,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能够为其他人格品质的建设提供方向和基础,它客观传达了个体、祖国之间的依存关系,描绘了祖国情感、家乡情感的重要意义,只有对祖国抱有深厚的情感、认同感,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国家尊严的深刻内涵。作为义务教育起始,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培养是极为关键的,能够帮助学生自觉规避历史虚无、民族虚无主义的干扰,筑牢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基础,减少意识形态偏斜风险。信息技术中推行思政的过程中,要正视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地位,深入挖掘生活中一切可行的教育教学契机,为信息教育、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助力。
如“清明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引入革命先烈事迹,带领学生了解峥嵘岁月中先烈顽强拼搏、抗击敌人的历史故事,结合情境创设法等为学生营造浸入式氛围,鼓励学生以先烈故事为素材完成相应的信息技术任务。如Word单元中设置了“书信表心声”一节内容,教师可以据此设计“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主题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素材自由发挥、表达情感,让学生在真情实感的表达中追忆历史、感恩当代、展望未来,进而更加主动地树立起爱国、爱党的先进意识,为推行思政的达成奠定稳固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团队协作精神
团结互助、协作共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只有树立起主动沟通、善于协作的意识,才能在分工细化、产业变革的新时代中赢得优势。小学阶段正处于奠基养成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中思政推进环节务必要正视该类协作理念的培育,积极引进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Word单元中“我是小主编”一课为例,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完报纸结构、编写要素之后,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究,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自主选择报题,细致规划报纸内容,在协作中完成报纸创作,体会团体精神的重要意义。
从群体动力理论来看,团队协作对个体的作用、影响是存在差异的,领导方式、组织动力、结构性质等均会影响协作的有效性,若群体内部组织不够民主、分工不够明确,就会给协作成功埋下隐患。因此实践运用环节,教师还应当做好细节方面的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宽松的讨论环境,结合学科能力、主观兴趣倾向、性格特点等科学分工,其中组长负责讨论组织、总结和展示发言工作,另选出记录员、操作员等负责观点梳理和计算机操作,在合理分配的基础上确保协作顺利开展。
gzslib202211112139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中推行思政教育的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