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乐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3659
“零起点”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特殊环节,以零基础教学为根本,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音乐教学目标,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成长思维模式、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合唱教学活动,确保中高年级学生能够掌握合唱学习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更好地提升个人的音乐核心素养水平。作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小学中高年级和“零起点”合唱教学模式不容忽视,教师需要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特殊属性,,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心理模式调整教学思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逐步构建完善的零起点合唱教学模式和框架,整合多样化的合唱教学对策,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齐头并进。在开展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着眼于音乐启蒙教育的重点以及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及激励。教师还要综合了解教学质量与学生认知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全面提升“零起点”合唱教学的普及率和教学水平,让學生能够主动参与趣味十足的合唱训练活动,逐步提升个人的音乐修养。
一、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现状
在对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合唱学习积极性不足,音乐素养停滞不前。首先,教师没有着眼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具体流程转变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流畅地表达情感,对歌曲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个人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无法实现自主探索。这一点使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其次,在新编教学中,多声部合唱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实质的学习难度偏大。教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提炼重难点,过于关注自身的主观判断以及经验总结,最终导致学生对不同声部旋律的理解和认知较为片面和浅显,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部,往往被其他同学带偏,逐步丧失了音乐合唱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二、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方法
(一)一分为二教学法
在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中,一分为二教学法的出现频率较高,这一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并合理分配男女比例。如果男女比例比较协调,教师则可以在分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果男女比例失衡,悬殊较大,教师则需要进行重新分组,综合考量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嗓音条件,以此来更好地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合唱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人性化。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以及分组任务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声部自主练习,提升学生对声部的熟悉程度,围绕音节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积极过渡到两声部交替练习。
(二)卡农练习教学法
“零起点”合唱音乐教学比较复杂,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机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体现一定的协同作用。其中卡农练习的育人优势比较明显,教师以复调音乐为基础,深入分析不同的音乐规律和旋律,让学生进入一个神圣的意境,自主模仿高低不同的声部,真正做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常见的卡农唱法相对比较简单,对学生的声部训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需要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声部协调性,关注多声部之间的有效配合,借助卡农来引导学生,强化学生的合唱体验。
(三)声部填充教学法
声部填充是比较简单、高效的音乐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需要注重反复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的声部填充方法,保障这一方法发挥必要的作用。在设计合唱曲目时,教师需要以片段设计的简单填充为基础,围绕拟声词设计高低声部中的相关歌词,在简单重复的同时合理调整主旋律的强弱程度,保障整体的合唱水平及质量,避免学生浅尝辄止和一知半解。
三、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对策
(一)合理控制合唱难度
在全面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做好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表现,有的学生初步接触合唱教学,存在抵触情绪和负面心理,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则需要根据基本学情适当调整合唱难度,让学生能够轻松上阵和自主探索。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牧场上的家》时,教师可以将第一乐段设计为齐唱,让学生自主分析,灵活填充第二乐段的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其他部分的齐唱学习任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很多学生对《村居》非常感兴趣,存在明显的能动性,熟悉感和亲切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优化原作品的展示环节,着眼于作品中的第一个声部融入相同的元素,开展二声部演唱活动。学生能够全程参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合唱兴趣,产生更多的成就感以及学习积极性,重拾音乐学习的自信心。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推进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改革和创新,凸显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驱动作用非常明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积极创编合唱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稳步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进度。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陌生感,教师会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在简单创新以及改编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全身心感受。比如,教师可以改编《西风的话》《小白菜》以及《五月的夜晚》,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热情,真实展现个人的情感。大部分的小学生学习能动性比较强,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节奏精心设计合唱曲目,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逐步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合唱歌曲的指导下主动完成合唱练习任务。
(三)坚持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从音乐课堂出发,充分凸显课堂的载体作用,合理安排教育教学环节,顺利实现音乐教学目标。“零起点”合唱教学质量不容乐观,面临许多冲击及矛盾,教师需要分步骤、有目的地提升整体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高效完成合唱教学任务。比如对小学音乐课堂的40分钟来说,教学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分配比较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实事求是,先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环节,有效融合多个教学板块,积极实现教学导入、发声练习、巩固提升、活动创编、课堂小结以及自主探索的无缝对接,把握好时间分配的具体准则,适当提升新课内容所占的比重,严格按照发声练习来引导学生。有的小学生歌唱练习的机会比较少,歌唱姿势有待纠正。教师则可以从儿歌出发,积极开展趣味十足的发声练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张大嘴巴自主歌唱。在讲授新课时教师也需要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先引导学生自主学唱,强化学生对合唱知识点的理解,然后列举比较简单的歌曲案例开展多声部节奏训练任务,全面强化学生的声部体验及感受,为学生多声部的旋律演唱做好铺垫。
(四)整合利用多元化的教材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参照及蓝本,教材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教师也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合唱。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保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轻快的节奏、合适的音域以及动听的音乐能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确保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自主、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可以根据“零起点”合唱教学的具体要求,采取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明确教学方向,逐步完善教学系统,充分体现“零起点”合唱教学的连贯性、立体性以及系统性,积极打造活力课堂。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隆里格隆》时,教师可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将历史元素和现实元素融为一体,深入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合唱教学要求及重难点。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合唱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唱,让学生能够深入感悟歌曲的生命力,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大部分学生积极性比较高,音乐素养提升较为明显,能够在充满活力以及趣味性的音乐课堂中自主尝试新的学习对策,掌握适合自己的合唱学习技巧,逐步提升个人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
四、结语
小学中高年级的合唱教学比较复杂,十分考验学生的基本功。教师需要以合唱基础教学为出发点,鼓励学生深入感悟音乐的艺术魅力,稳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进一步突破小学音乐教学的重难点,高度重视这一教学改革及创新。教师结合“零起点”合唱教学来推广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实现前期的教学目标,精心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下稳步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真正感悟合唱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作者简介:杨乐(199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gzslib20221111214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分析小学中高年级“零起点”合唱教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