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蔡美莲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711
摘 要:合理的课后作业设计不仅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当前“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双减”政策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其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下课后作业繁重、重复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课后作业的负担较重已是常态。针对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加快推动了方针政策的出台与改革。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其中就小学阶段的课后作业设计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双减”政策的出台,各学校展开了相关的探讨与研究。以此为基础,围绕“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致力于为今后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双减”政策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做出有效的参考与帮助。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优化
简单而言,“双减”中的“双”就是作业负担的减少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减少。那么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切实需要做出有效的改革,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双减”的目的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中学生承受过多的学业压力,将教学活动的开展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需求上。实际上,校外培训活动的开展最初也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课后作业问题。作为家长,自身往往没有能力和精力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校外培训机构无疑给家长提供了一种选择。从这个角度出发,“双减”政策的落实也需要从课后作业的优化开始。对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来说,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如何就作业本身进行更为巧妙的设计,如何利用作业引导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和自主探索,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出更为积极主动的
探索。
一、作业生活化,从抽象到具体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自身数学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学课程本身的抽象性所决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数学知识的足够理解,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加强数学作业的生活化设计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由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常识,这其中的转化就是一个从抽象理论到具体知识的转化过程。贴近生活的课后作业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对很多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听到这样一种声音,那就是很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没有帮助。这些想法的存在,显然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这种误解的产生,与传统作业设计的思路有着很多的关联。传统作业设计强调通过反复的练习去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但是对小学生而言,重复的练习未免过于枯燥。重复的练习过程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乐趣。这样一来,与我们作业设计的初衷无疑是南辕北辙的。所以教师应加强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应用中进行练习,,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元素为基础,先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而后再进行知识的巩固。
实际上,上面这样的作业设计思路在教材的编写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中,便设置了“生活与百分数”这样的专题。该专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百分数。我们不难发现,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一种巩固和锤炼。这样的案例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如在“比例”一课之后添加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专题。对小学生而言,“比例”的概念未免过于陌生,但是自行车却是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元素。这样的编写设计延续了将抽象知识向具体内容转化的思路,能帮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
记忆。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后作业的设计质量,教师应尽可能地减少纯数字题目的练习。结合课程的知识去设计对应的习题与案例,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和做出解答。对“双减”而言,其所表现的是减少课外作业、减少课外辅导。但实际上,其内在的逻辑是要求教学活动从培养“会做题的学生”,转变为培养“会学习的学生”。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很好地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二、作业层次化,从基础到提高
尽管在政策的影响下,课后作业的时长开始明显减少,但是“双减”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减少课后作业,而是通过课后作业的高质量设计,去倒逼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小学中高学段的课后作业布置有其必要性,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成果,加强分层作业的布置尤为重要。分层布置作业的内在逻辑就是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布置针对性的作业,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同时起到理想的巩固效果。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而言,其十分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便是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在“双减”背景下,课后作业所占用时间的比例进一步缩减,如何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实现知识的巩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一线的教师而言,小学数学高年级学段的课后作业设置,主要问题在于很多学生认为课后数学题太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应付”数学。在缺乏扎实的数学基础的前提下,一味地追求“拔高”实际上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双减”政策出台以前,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思想误区,那就是孩子可以解答很难的数学题意味着孩子的数学能力提高了,那么简单的数学问题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了。实际上,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在前面某个环节的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所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坚持环环相扣的基本原则,在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之后再提高其学习水平。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层次化的设计原则。一份课后作业应当按基础题向提高题的顺序排列,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先用较少的时间成本完成前期简单的题目,有效提升整体的作业效率。这样的设计同时也符合学生认知以及學习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基础题目的练习,学生能够有效地建立学习信心,继而更好地攻克那些较难的题目。在对作业完成标准的设定上,教师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以及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要求,坚持因材施教,以层次化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继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课后作业成为缩小学生间差距的桥梁,而不是拉大学生间差距的工具。
gzslib20221119223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优化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