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小丽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605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的数学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所以说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数学教师从各个教学环节切入,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打造高效课堂。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打破数学教学的现状,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探索,结合实际,在备课环节精心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利用差异化问题鼓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使优等生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后进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数学教学方法保守
部分数学教师或多或少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讲学生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只能是教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不同。教师未能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教学理念出现了偏差,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唯分数论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教学工作,成绩可以说是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最后只是按照学生的卷面成绩评价学生,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即便有少数的数学教师意识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实践教学中使用不合理,缺少了方法的引导,问题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创设问题情境的真正作用。
(二)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然而实际上这时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了解,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极为有限,数学知识的获取也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对教师十分依赖,但是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却不够先进;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和压抑,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数学学科知识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少数教师没有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讲解的内容只是围绕考试重难点开展,这样的数学教学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数学课堂氛围不和谐,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和反感,这就使小学数学教学面临较大的困难,并且不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三)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将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变得十分枯燥,降低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一直以来,我们提倡尊师重道,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活泼,学生对很多新鲜奇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对教师有畏惧的心理。当他们遇到没有掌握知识的时候,不能勇敢地举手提问,長期下来小学生欠缺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数学知识之间环环脱节,学生对某一部分内容的不了解,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问题的积累导致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反感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甚至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欠缺,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参与进来,这样考试后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难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固定的形象,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时候,需要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前提,,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和创设的问题情境形成一种联系,进而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说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纽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很多优势,问题情境更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此氛围中更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分析和探究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让小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利用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时需要全面分析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此外,教师还需要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家校沟通和同学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后来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小学生思维敏捷,对于游戏娱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学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心理需求,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问题情境的创设还有一个容易被教师忽略的优点,那就是问题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问题情境有诸多优势,能够突出小学生的课堂核心位置,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知识在难度上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加减运算到后面的解方程,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和探究,就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立足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数学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更多的是师生互动互信建设、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学生求学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分享学习感受,形成个性化心理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教育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小学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关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gzslib20221123213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