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学红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778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之后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不论是为了活跃教学氛围,增强学习兴趣,给之后的深层次学习与灵活应用奠定基础,还是为了促进数学课堂授课效率的显著提升,都要重视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上的恰当应用,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之后学习生活中的学以致用奠定良好基础。小学是强化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不论是对学习兴趣的保持,还是对之后对相关知识点的深层次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小学生难以在学习中做到对所有知识都准确、全面理解掌握。对此,教师在设计各项数学教学互动时就可以恰当创设生活情境,让大家在熟悉情境中实现对各个知识点的高效掌握,在准确理解的同时,逐渐养成以数学思维及所学知识来思考、解決实际问题的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一、注重真实数学案例的搜集
简单来讲,真实数学案例就是基于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致观察,合理地整合、替换教材内容,恰当创设生活情境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那么教师也要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教学。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所教授的知识,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通俗来说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固化。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实际的案例进行结合,应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问题来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在生活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来讲会变得简单许多。以路程问题为例,在具体讲授中,除了要做到对“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的认真讲解之外,为了学生可以准确理解,为之后的灵活应用打好基础,还可以进一步举例。可以对学生每天来校的方式进行调查。如,小阳是走路来学校的,小兰是妈妈骑自行车送来学校的,瑶瑶则是坐公交车来学校的。现在知道这几个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所用时间是相同的,基于此,可以围绕每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距离等方面来设计计算练习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合理转化成数学课堂上分析、解答的习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能够让更多学生基于生活情境来思考、探究,充分认识到数学这一学科的实用性。同时,也能够为之后数学课堂上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让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数学课堂中[1]。
二、课堂讲解中引导学生参与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尝试利用生活问题来补充、丰富课堂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概率问题”为例,在讲解分析中,就可以引入运动会时学生的出场顺序,让学生在探究中更进一步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到学习的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体现的,在具体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成就感。以“图形的特性”为例,在具体讲解中,可以带一些小木条、大头钉到教室,,在数学课上现场为大家演示,若将三根小木条钉成三角形,获得的图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若将四根小木条钉在一起,获得的四边形会出现左右摇晃的情况。可以将这两个图形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操作一下,以此来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这样的稳定性不体现在四边形上形成深刻印象。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直观、生动,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也会更加容易。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自由空间,让大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体现了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也能够为之后的学以致用奠定基础[2]。
三、恰当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
要想确保生活情境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做到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要讲解的知识内容来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情境。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并没有太多,所以要尽可能缩小教学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以免给生活情境的有效应用带来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效果[3]。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相结合,能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索,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小数的性质”为例,在具体讲解中,就可以联系学生实际引入超市购物的生活体验,学生都有和家人一起去超市购物的体验,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更有熟悉感,从而更自然地融入其中。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购物结账之后,收银员都会给大家购物小票,小票上的价格经常会出现12.5元、24.9元、36.8元等。若将购物小票上这些价格中的小数点去掉,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在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中,学生既可以实现对小数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也能够获得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且这一生活情境的引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够快速集中大家注意力,促使更多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进而为高效、高质开展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在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有力支持下,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畏难、抵触情绪也会逐渐消除,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基于实践活动增加知识感悟
以往学生大多是通过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知识,但因为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再加上一些教师习惯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授课方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后,学生之间极易出现显著的分化,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排除一些综合性原因,在数学学困生当中,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效果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是因为其对数字不敏感,再加上自身知识储备十分有限,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导致其数学学习成效一直不理想。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中创新性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也是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最有效的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数学这门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此,教师要积极尝试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来增强这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家长合作,引导家长在生活中强化学生数学感知力的培养。如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看一下几点,引导孩子加强对钟表的认识;在外出购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独立地选择、计算;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强化学生化学感知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数字情境的机会虽然要少于语言情境,但只要留心,一定能够找到更适合的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从而为教学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4]。
gzslib20221123213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开展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