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永春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913
教育应该通过基础科学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这也是中华儿女振兴国家的光荣使命。基础科学是所有产业的基础,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对古往今来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除了是科学家,更是优秀的“数学家”。就爱因斯坦而言,,他应用质能方程式对相对论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多年后爱因斯坦的理论也被真实验证,还有麦克斯韦运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电和磁的产生、传播机理进行了完美的演绎。这充分说明一个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形成严谨的科学素养,才能提升数学感知及知识运用能力,这对为国家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时期,如何传授应用题解题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高效数学教学课堂,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量和解决的问题。一、小学三年级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情境创设,缺少启发式的提示
对当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有的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没有在学生启发及点拨方面下功夫,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会使用游戏、故事等方式将新的教学内容渗入课堂当中,但是因为使用的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造成情境创设与预期不相符,而且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学生对题意更不能完全理解。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应用题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實际生活创设高效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归纳总结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通过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和解题准确度,那么教师必须给学生传授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展应用题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为问答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数学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数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更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另外,有的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虽然给学生讲解了不同类型的数学题,但是没有详细讲解各个类型的题目适合使用哪种解题方式,所以多数学生会通过算数法解答题目,但是对表格法、作图法等解题方式却了解甚微,根本不能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忽视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很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效率,会组织学生练习大量题目,练习完成后却未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过程等进行检查和分析,导致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更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运用单一的解题方式解决题目,不能主动探索其他应用题的解题方式。可以说,解决应用题,反思及回顾非常关键,更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学生有反思能力,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纠正,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调查显示,有些教师在检查学生习题过程中非常注重解题结果,却未要求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检查,这样的导向是不利的,根本不能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水平[1-2]。
(四)学生的解题习惯不佳,计算操作易出错
小学生应用题教学质量如何,与教师有直接的关系,更和学生本身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学生由于解题时过于粗心,不能仔细审题,对题目的主要信息和无关信息不能准确判断。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因为粗心总是计算错误,造成学生解题准确率受到影响。还有部分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不足,在审题时,题目有“加”字,就认为应该使用加法,有“倍”字,认为应运用乘法,没有正确地掌握和理解数量关系,造成学生应用题解题总是发生错误。
二、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效率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良好习惯
1.读题
在解答任何类型的应用题前,首先必须阅读题目,将已知条件找出来,并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思考使用哪种解题方法比较合适,最终确定解题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生在读题过程中使用铅笔将题目的关键字标注出来,如已知某个超市香蕉有1000 kg,被买走525 kg,将未卖出的香蕉平均装在5个箱子中,1个箱子的香蕉有多重?在读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买走、未卖出、平均等关键字样标注出来,想要解决该题目,必须先计算共剩下多少kg香蕉,然后将剩余的香蕉分成一样的5份,最终确定用除法计算。
2.思考
在阅读题目过程中,学生必须将抽象的内容及语句转化一下。如小明的爸爸想在围墙后面围出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和宽各为35米、25米,那么有多少种围菜地的方式?学生在阅读题目时会了解到该题型是考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然后阅读题目观察有无周长及相关面积要素,通过逆向思维,得出已知周长及面积怎么计算长和宽。因为该题目需要围着墙壁围菜园,所以,学生只需要计算其他三条边长即可。所以,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应该以具体信息数据养成画图的良好习惯,根据画图准确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升解题准确度。
3.解题
列式计算过程有不同方式,一类为以步骤加减然后乘除计算,或以题目乘除后再加减,还有一类为混合计算方式,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括号列出完整的算式,然后以加减乘除计算规律计算题目。另外,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在计算结束后进行验算,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查,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仔细度
为了让学生解答应用题更为准确,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仔细程度。只有在审题时深入分析应用题,才能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准确找出关键信息,学生才能快速理清思路,并找出正确答案。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督促学生仔细审题,最终获取题目关键要素进行解题。如博物馆的成人门票为8元1张,儿童门票为4元1张,红红共购买儿童票8张,给售票员叔叔50元,应该给红红找回多少元?这类应用题主要是考查“混合运算”的“混合”特殊性,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该题型的运算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头到尾仔细阅读题干,必须逐字逐句阅读题干。然后提示学生需要将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做记录,如“成人门票为8元1张,儿童门票为4元1张,购买儿童票8张、50元”等。还需提示学生必须找出题目中“红红买的什么票”的信息,让学生分析该题目到底问的是什么“给了50元后需找回多少钱”。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如果想要解决该题目,要用减法。另外,根据“红红买的儿童票为8张,1张儿童票4元”,能够知道需要减去的部分,得出“8×4”,混合算式为“50-8×4”,然后进行运算最终结果为“18”,所以,售票员叔叔需要给红红找回18元[3]。
gzslib202211232131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论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