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叶甜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480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面临着很大的高考压力,极容易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教师需要进一步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高中生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让其能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发展。基于此,立足新高考背景,提出提高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期有效改善学生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关键词:新高考;自我效能感;教学策略
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而部分教师尚未对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产生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易形成不良的心理。为了促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开展有关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根据国内外众多专家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从而加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和信念,增强个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其中,如果自我效能感过低,将导致学生性格缺陷,极易出现羞怯、焦虑、无所适从等消极心理。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的话,那么学生就容易被不良风气所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全面发展。加之部分教师缺少一定的时间、精力,无法对学生提供有力的指引,为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重要主体,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需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发展情况,促使学生在高中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另外,教师也应当将保持学生自我效能感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并协调各方的力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和正确观念。同时,由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学生不仅在学校中需要获得个人成功的体验,也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成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高中教学课堂活动中,与他人互动,得到一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此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助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个人全面而持续的发展。此外,为了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心理健康引导,通过丰富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形式,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影响。因此,社会、学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自我效能感低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阴影,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获得健康发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提高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师有效引导,创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依赖教材帮助学生体会知识原理,忽略了学生在家庭学习中的成长需求。而只有当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拘泥于学校的教学知识,而融入有关班级管理教育的理念,才能让学生对班级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也才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护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推动学生在安全、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中发展个人学习能力,疏通个人的不良心理。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教学的基础,教师应重视自我效能感低下甚至缺失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学生的成长状态,积极与其沟通,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同时,教师也需要将课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作为管理的主体,教师必须时刻抓住与学生沟通的机会,进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需要制订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班级形成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班级学风,让学生摆脱不安、焦虑甚至怨恨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让其逐步拾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行动力,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创新相关科学管理班级观念,用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和亲切的民主管理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找到一定的班级归属感。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关注积极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语言评价的魅力,在学生犯错或是获奖后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密切关注,进而产生改变自己和进行自我约束的动力,感受到教师的真心付出和集体的温暖关怀,,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有效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学生成功体验感
班杜拉认为,亲身的成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來源。由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学生不仅在学校中需要获得知识,也需要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需要有效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积极情感成长,让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生活困难的解决、人际关系的建立来体验成功。
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成功体验感,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做课堂活动的主人。首先,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如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在这样的学习中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增强个人的成功体验。此时,教师还可多引导学生与自己或是同伴进行合作交流,通过与学生密切接触、交流情感,发现他们心理发展的状态。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用自己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素质熏陶学生。同时,为了提升学生认知,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良好情感体验。因此,在班级活动中更应当重视学生的真实需要,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给学生灌输自己的理念,进而引导学生解放个性,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gzslib202212012204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高考背景下提高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课堂教学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