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进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11
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意义
(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转变,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将物理学史有效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能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实现学校预期的育人目标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积极调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热情
高中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较为强烈,对新鲜事物也具有较强的兴趣,但在一些学校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课堂氛围与师生关系较为紧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兴趣与探索热情受到了一定的打击,阻碍了高中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中,能让学生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使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活跃,为推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提供动力。
(三)使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对学生的科研精神与科研态度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不顾自身安危投身于物理研究中的科研精神,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科研道路进行规划,使他们养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科研精神与科研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强化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
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学生能够对物理学史中常见的科研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更加全面,理解更加深入,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与概念的掌握
物理现象与概念作为学习物理学科的基础,学习物理现象以及物理概念有助于学生强化学习针对性,进一步拓展解题思路。教师通过对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与物理概念的掌握更加完善,全面加深学生对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为实现物理的预期教学目标提供重要引领。
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物理学史的研究不够深入
为了进一步强化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学史的融入效果,不断深化教师对物理学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然而受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一些高中物理教师的重点研究方向往往局限于课程教学领域,对物理学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在融入物理学史时无法融会贯通,难以更加系统、高效地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锻炼与培养,制约了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时设置不匹配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而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时间则较为有限,因此在进行课时分配以及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利于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有效融入,阻碍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进一步锻炼与进步。
(三)教学思路较为陈旧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各学科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点均发生了一定改变,但受到教学习惯的影响,很多教师未能结合当下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对其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路径进行全面优化与改革,导致高中物理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阻碍了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以及学生思维框架的构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与负面影响。
三、推进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从课堂引入角度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提升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融合质量,强化高中生参与物理思维培养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可在课堂引入阶段对物理学史进行介绍,第一时间提升物理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相应的铺垫。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切入。
首先,做好相应的课程引入规划。物理学史作为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学史进行研究和梳理能够使学生完善物理思维,为强化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受到物理学科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流程的影响,并不是每个章节都适合利用物理学史进行引入。因此教师应当结合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求进行构建,为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的良性融合提供关键性保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課“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以及牛顿四位科学家对物体运动与力的描述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代与科学技术背景下人们对物体运动以及力的作用的不同认知,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力”这一概念在物理学史中的发展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能力,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要详略得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完善的物理课程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对教学重点的关注程度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一些经验较为不足的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教育原则,在物理课程的引入教学中,往往没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划分,用在次要教学内容中的精力过于充分,不利于整个物理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因此,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关注教学内容的详略设计,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与牛顿四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论断进行介绍时,应当重点介绍笛卡尔关于惯性以及牛顿关于力的论述,而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及伽利略则可以进行简要介绍,从而使物理学史的引入过程更具层次化,实现物理教学工作的积极发展。
gzslib202212012205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