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马玉祥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665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热点问题,更是教育执行者——各科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教育遗憾。为此,作为教育第一人,教师要重视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学的吸引力;转变教学传统观念,重视传授学习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师生融洽关系,重视心理健康引导;从学生角度多思考,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进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一、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教师必须重视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学的吸引力。调查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和心智还不成熟,处于被引导状态的时候居多。基于此,若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吸引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多姿多彩、富含趣味和科学的事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直饱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而不断被激励、被督促、被要求必须好好学习,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若有一丝松懈将会被其他学生追赶、超过,严重时可能会失去升学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学业压力背景下一直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健康学习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为此,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发现学习的魅力。例如,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专项培训活动,不仅要学习积累与自身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也要积极翻阅、应用学生心理学和健康学相关知识,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此外,在备课时,教师要转变备课思想,不再仅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更要相应准备教材内容的延伸知识、拓展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用要更平和、亲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要重视引经据典,却又不显刻意,使学生自然地愿意听教师讲更多知识,学习更多知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传授学习方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是将教材知识直接讲解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学科知识,了解更多扩展知识内容。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知识内容“井喷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这些知识内容大多需要学生掌握。与以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量相比,当代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更多、更杂,更多样化。若教师还保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对未知事物的了解热情,反而会因学习内容和学习量的增加而产生厌烦心理。若教师还一再强调不学习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不学习考不上重点高中等思想,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严重的教育问题。基于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传授学习方法,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渴望,使其将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游戏,而不是学业的负担,这时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将大幅度提升。例如,语文学科的学习,这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求学生将学习目光转移到课外知识积累上,以此丰富知识积累,提高学习成绩。这时,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讲解的知识,教师要重点备课;需要学生主动查询,掌握学习方法的知识,教师要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查询,如文章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和教材中的多音字、四字成语和组成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通过课后自主查询,将会获得更多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感受,不再认为这项作业是负担,而是当作一种能力的体现而积极完成。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减少课后复习巩固的时间,促进知识的有效升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仅仅45分钟,不仅要回顾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将本节课知识重点和难点讲解清楚,并配合一定的练习进行知识的深入分析和巩固理解。由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都非常紧,教学压力也非常大。为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必须重视课堂利用率的提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习题设计质量,减少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将传统的题海战术、车轮战战术丢弃,选择更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找到学习方法,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化,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精讲知识点和略讲知识点,对已经讲过的知识点进行“点”式提问,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采用“线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知识点进行扩展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有效串联、穿插学习,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四、增进师生融洽关系,重视心理健康引导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外界事物都存在很大的好奇心,更愿意轻松地与教师沟通交流,希望得到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尊重,这样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互动交流,与同学有效合作探究知识内容。在这样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观念引导下,学生的学业负担将大大减轻,其学习重心将放在知识本身,学习的情绪会一直平稳、积极、不抗拒。而这样积极的学习观的形成,必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才能实现。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增进师生融洽关系,关注学生常常因学习和考试等学业压力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在班级中与其他学生交往沟通时有过激的言语和行为,导致心理失衡,出现情感障碍等问题,并从学生的角度着手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积极与学生家长就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私下沟通,以此引导学生顺利摆脱心理成长障碍,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学习观。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重视提前到教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交流内容要与学习无关,更多是顺着学生的谈论话题继续自由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教师在主动表达个人观点时,要重视表达的方式,要亲切、和蔼、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近之感,从而愿意与教师进行多次有效沟通。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擺正教师与学生间相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gzslib20221219212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负担综合治理的相关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