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伯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480
摘 要:语言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我们在注重语言的启蒙发展时,应该把小学语文教育放在第一位。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整体精神面貌。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学生素质
教育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教育的基石。通过创新,可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带动新事物的发展,对小学语文的不断改革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不断地创新,寻找并总结规律,才能够将其所总结的规律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发展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通过课堂研究,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口述法,教师教得辛苦,学生记得辛苦,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这门学科不够精彩和吸引人。通过硬性的记忆学到的很多知识在考试后都会被遗忘,学习的价值也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压力很大,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复杂,没有重难点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为课堂教学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不但精心搜集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内容,而且特别准备了许多拓展的教学材料。教师在教室里热火朝天地上课,课堂结束后,学生似乎学了很多内容,但没有哪些内容是深刻的,一瞬间就被遗忘了。造成这种尴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注意重难点教学,以及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建设缺乏紧密的有机结合,导致效率相对较低。
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策略
(一)纵向衔接,整体规划
由于年龄的限制,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对世界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将其分层次,形成阶梯式教育。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先让学生从简单的开始学起,先学拼音,学成语,学汉字。刚开始的学习都是基础性知识,所以学习小学语文一定要注重基础性的培养,夯实基础,慢慢地再开始学习段落,最后着重行篇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夯实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好地基才能造墙起瓦。基础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随着难度的逐渐增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由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到对段落的理解最后把握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其人文情怀。这种阶梯式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横向结合,整体训练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觉、视觉以及动手能力。学生要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听进去,不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教师上课所教授的内容,学生要用笔记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将其结合同步训练才能达到整体的效果。要在三个方面突出:一是学完一篇文章,要知道其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二是当学完一类文体时,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要知道它的基本写作结构以及写作手法,并且尝试写一些段落,积累语文知识,让自己在写作时有话可说;三是要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要把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创新,师生互动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完善。PPT、抢答系统、平板电脑更是丰富了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PPT在课堂上展示形象生动的图画,甚至将一些年代已久的图片通过PPT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代的气息,给予学生心灵的震撼。教师提前做好PPT,学生可以直接用平板电脑来完成课后作业,做完题目之后,提交,立马就能得到批改,以及详细的错误详情,大大缩短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还加强了学生对自己错误问题的理解。通过抢答系统,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以抓取学生的求胜心以及求知欲,让学生抢答问题。教师在课后可通过抢答系统显示的数据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通过数据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数据完善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学生可根据数据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师生间以及生生的关系融洽了,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改进教法,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事倍功半。学习一篇文章主要是由了解整篇文章,段落的理解,作者的背景,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写作手法这五大块组成的。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图口舌之快,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云里雾里。这样的教学成果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教师认为只要通过大量的题海练习以及花费大量的时间就会有效果,其实不是的。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写出来的文章是死板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对待问题才有独特的见解,创作能力才会增强;三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在学习中遇到拦路虎,才会迎刃而上,不畏困难;四是扩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走进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其人文情怀,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课本中,学以致用。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方法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小學阶段的学生,或许没有培养综合素质的意识,大部分都是教师对其进行的潜在培养,学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喧宾夺主,必须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科教育的一部分,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教师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
gzslib202212192121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