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小英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993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引起教师及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会使学生错失掌握语文阅读学习密码的机会,从而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确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设计语文阅读题目,在使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可以顺利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此外,通过结合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没有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
阅读与写作两者不分家,有着紧密联系。阅读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输入通道,而写作是学生将所阅读的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后,结合自己的思想而进行创作的重要输出通道。但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学生阅读量的练习,并没有适时地对所阅读作品中出现的主题、中心含义、写作手法等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运用;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同样没有重视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力,而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题目如何设定,内容突出重点等,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将阅读与写作分离,写不出高质量作文。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向读者展示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壮丽景观。这一单元的习作练习任务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师大多数时候会让学生自选题目,任意发挥创作,没有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这就导致学生阅读《观潮》所思所想所学,没有在恰当的时候被“输出”,难以获得良好的写作成绩。
(二)没有全面发挥默读对阅读活动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给予少量时间进行默读,思考文章内容。在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对文章的主旨以及重点段落进行进一步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强,只是一味地寻找答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只是将阅读作为训练,这样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对学生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情感进行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默读对阅读活动的作用没有全面发挥。此外,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重视“教”,充分体现自身的指导作用,而没有留出有效的时间使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偏置,致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效果较差。小学生因年龄及掌握知识水平等原因导致其阅读能力处于萌芽阶段。在阅读时,更偏重于文章故事情节,而没有留心观察文章的写作特点、构思思路等。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降低阅读热情。例如,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向学生讲述“梦想的力量”是怎样的。只有默默细读,才能从每一段对话中深刻体会到文章含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三)没有明确有效的阅读评价方式
任何学习过程想要进行检验,都需要一套明确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直都在更新和发展,目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多花费较长的时间,往往只采取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多样性教学模式,对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验,同样也需要完整的评价方式。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还采取统一的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到小学生因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阅读课堂学习中会有不同的表现等原因,从而片面地确定学生的阅读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阅读热情降低,失去阅读信心。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等都没有得到及时培养,导致其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出现消极的状态,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教师在安排统一的阅读作业后,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时,只片面地查看学生的阅读效果,而忽略不同学生的具体实践情况,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没有客观评价,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就导致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积极性不高,教师也难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对学习缺乏兴趣
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只会引导学生对阅读主体以及对相关重点段落进行学习。在整个过程当中,只注重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只是一味去寻找问题答案,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将阅读作为学生训练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情感观念。
(五)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于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当中感受到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师在面对不同文章以及教学内容时,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课,要符合学生的个体特征,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单一枯燥的课堂只会使教学质量出现折扣,进而阻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不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重视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有目的地阅读后,可以充分理解并掌握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并在课后写作练习时积极应用,将“输入”与“输出”有效连接,做到“有阅读、有收获、有积累、有想象”。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思想,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作为学生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合理地在阅读课堂上引入读写教学手段,强化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聯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与写作习惯,使之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文章传递的情感,更好地把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大胆地思考,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在阅读之后所形成的感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与体会,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地位,其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并不是教师单方向灌输的,而是通过已有知识,再加上教师的辅助引导,从而不断发挥自身潜能及主观能动性,进而顺利学习新知识,使自身阅读能力、写作水平都获得显著提升。例如,学习《观潮》后,学生掌握时间写作顺序对一篇文章的形成具有哪些促进作用,从而在进行习作练习“推荐一个好地方”时,会自然地将所学阅读知识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将“时间顺序”写作手法融会贯通,获得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效果。
gzslib202212192121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