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贾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478
当前,随着新课程变革逐渐进入新常态,国家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一、当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陈旧、无创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激发阅读兴趣,这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新课改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多种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少部分的教师运用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讲解时往往会直接给学生答案,并让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学习容易失去兴趣,,同时在做相关语文阅读理解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练习巩固,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影响语文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方法不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方法使用不当,也容易影响培养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往往会组织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问题:一种情况是教师教学观念相对传统,因而在课堂纪律上要求严苛。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不太敢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使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氛围较压抑,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从而严重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另一种情况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开放,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不受控制,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指导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课外拓展结合较少
现阶段,由于课程变革逐渐进入新常态,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根据调查,却发现大部分的小学生阅读量远远不够,许多学生仅限于阅读书本上的文章,主动阅读课外书籍的小学生不太多,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量。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时,由于缺乏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同时教学内容与课外拓展结合较少,使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机会大大减少。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现如今,课程变革已经进入新常态,对各学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高更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提高了对其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一年龄特点,良好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期坚持。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加以引导,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品位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因而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较弱。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要落实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并对文章进行深度的阅读和理解,在对课内与课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阅读能力不仅在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中很重要,同时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很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阅读积累。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培養自身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章后,可以很快分辨出文章的品质,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案例
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有帮助,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这篇文章共由溪边、江上、林中这三部分构成。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随后就溪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首先教师提问学生:你从这里面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了垂柳、小朋友、红蜻蜓、草地、鱼儿等。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观察配图,从而在学生脑海中想象溪边的画面。在讲解完溪边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说一说在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而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针对文中的“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谈一谈句子的意思。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很快得出结论: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松林比做蘑菇。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小学语文课本选取的阅读素材都堪称经典,但是涵盖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这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课外知识的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水平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通过阅读文章体会壮士的英勇精神。随后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补充与这篇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在渣滓洞冰冷阴暗潮湿的牢狱中满身伤痕、坚贞不屈的江姐的故事、雷锋精神、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的故事等。教师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从而吸取书中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精神。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gzslib202212222123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