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杜景林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471
摘 要:本着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宗旨,将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分类。首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特点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类的必要性与意义做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紧接着在这两个分析的基础上,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了分类。比较分类后,又对各类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并对对应策略进行了详尽阐述。最后对以后的实验教学中应注重的发展方向及教学方法的转变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性;测量性;研究方法;实验思维;实验技能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很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涉及面也较广,因此,学生在学習过程中会觉得这部分内容难学、不易掌握。而教师也对这部分内容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熟练掌握。鉴于这种情况,为了方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下面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总体的分类,并对分类问题具体给出解决方案。
一、初中物理实验的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主
初中物理实验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要求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时抱有的心智态度和解决问题时切入口的选择上。因此初中阶段的科学实验思维主要包括:(1)多因素问题常常采用的控制变量法;(2)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规律、概念,转化成看得见的、可测的一些物理量,即转换法的使用;(3)对一些受实验器材限制的问题,可采用等效替代法进行解决;(4)对测量类实验该如何采用较好的方法,以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有些物理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如何造成的,要求学生会分析一些常见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难易程度不同
初中物理实验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机械运动这些方面。在这几个领域内,每个领域安排的实验内容的多少与难易程度都不同。如在电学实验中,由于在教学中加入了电流表与电压表,因此,这一块的实验主要考查对这两个电表的选择、接法、读数、保护等问题。不仅如此,还加入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动态变化等问题。因此,电学这部分的物理实验内容,学生是最难懂的。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相反,在声学、力学、热学的部分实验中,由于设计的实验器材较少,,分析的问题也都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这部分实验内容就较容易。当然,这在课程设置的前后顺序上也体现了出来。如八年级安排的实验,相对于九年级的实验就要简单得多、单一得多,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只是停留在定性的分析,而非定量的计算结果上。
(三)熟练掌握的要求不同
由于八、九年级的实验在难度上不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熟练的程度不同。对一些定性的实验,如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只要求能定性地理解、知道就可以,因为这个实验做起来比较容易。再比如,在探究影响阻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中学生只要有控制变量的思维,便可对整个实验完全掌握。但是九年级的实验相对就要难一点,尤其电学实验,对这部分的实验,由于不仅涉及学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概念,还涉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及电功率的规律。不仅如此,还加入了欧姆定律的内容,这就使得知识点显得复杂,难以理解。但这部分的知识却很好地训练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而且也可以通过考查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很好的鉴别和筛查。鉴于这种原因,对这部分内容自然应熟练掌握。
(四)对实验技能的要求不同
初中物理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两大类。对定性分析的实验,一般只要求知道实验的过程、实验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实验最终的结论即可。但定量计算的实验,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就不同。除了包括基本的实验设计与测量仪器的准确使用外,还要求能对得到的实验数据具有处理的能力。这涉及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如对常见的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能否熟练地应用,是否会对一些典型的物理问题进行数学化处理,从而能最终得到实验结论。尤其较明显的就是对函数图像的掌握。这个掌握的好坏程度,直接决定了对物理图像的决定性理解及运用。如常见的在电阻一定时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总之,根据学生所学及实验的难易程度不同,对初中物理实验技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区别对待,抓住重点、难点,精准教学。
二、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的必要性
1.初中物理实验的要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知识、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对实验的要求较高,且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基础实验又较多,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选择障碍重重,因此有必要对实验进行分类,以便学生更系统地进行学习与复习,也便于教师教学。
2.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动性,怕动手
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先是怕动手。因为无知,从而害怕,害怕实验过程中万一出现不良情况,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还害怕万一弄坏实验器材怎么办。整个过程先是一个怕的过程,因为有怕的心理,所以全程体现的都是不主动、不积极。
(2)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由于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对任何实验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不会解决主要体现在无从下手,没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不知道实验过程中从哪一方面开始。除此之外,还体现在对实验数据不会分析、处理,对实验结论也不能科学、准确地描述。
gzslib20221227212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实验分类及应对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