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马源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801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在初中数学复习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理清复习思路,提高复习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初中复习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复习,提高他们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质量。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思维导图
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指导下,应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展开知识的思考与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复习环节也应当融合新的教学理念,巧妙运用思维导图,通过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中树立主动思考意识,同时帮助学生构建更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结构,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導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的提出由来已久,最开始并不是以图形结合文字的形式展示,主要是以笔记文字形式记录思考的过程。后经过其他学者的研究和拓展,将思维导图定义为可以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启发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各种图形让自己的思维表达更加清晰。思维导图也成为工作研究有效的归纳总结工具,被广泛利用。在教育领域,思维导图也被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利用其整体备课思路,学生利用其整理学习的内容,利用得当,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特点
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一板一眼、没有重点地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习惯将教师讲述的所有知识都记录下来,以方便自己进行复习,而这样记笔记的方式工程量比较大,且有很多无用的信息也被记录了下来,不利于他们整理思维,理清逻辑思路。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强调学生由一个知识点进行发散,联系到更多的知识点,可以将思维转换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的图形,由中心关键点进行发散,延伸多个知识点,将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关联起来。由此可以总结思维导图的核心特点。首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确定关键知识点,思维由这个关键点展开发散和联想。其次,总分支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可以看出包含关系。最后,思维导图提炼的是关键点,并非细节点,无法将概念理论通过思维导图表现出来。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他们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思维导图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学生按照顺序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知识的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了解关键词和节点,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并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地表示出来。学生不是被动地将教师所有的话都记录下来,而是有思考地进行图形、文字的记录。在之后复习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结合关键词或者中央图形在脑海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在复习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也能锻炼发散性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极大发展,改变了传统数学依靠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提高了学生对思维能力的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进行复习,可以让笔记得到高效运用。思维导图逐渐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其次,教师在课堂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大局观和全局意识,让他们看待知识时不再局限于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而是将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整体的框架,通过一个内容联系到另一个内容,灵活运用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实际上是一种图形框架图,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着手,构建知识框架。
(二)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到数学课堂的多个环节
数学教学主要分为新课讲授、复习课堂以及练习课堂。这三个环节是数学学习最为重要的部分,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新课讲授还是知识的复习以及习题的练习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习惯通过思维导图整理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有技巧地记忆知识点。
首先,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到新课教授的过程中。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新课学习。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习惯于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制作作为课堂练习,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总结整堂课的内容,并归纳整理为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逻辑也会更加清晰。
其次,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到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复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新课讲授不代表学生就能够完全掌握和熟悉所有的知识点,,通过复习可以帮助他们整合章节学习的知识与内容,做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复习也是巩固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脉络体系。将一个章节学习的数学知识充分整合归纳成为系统化、结构化的框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由此可见,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数学复习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三、思维图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运用都有着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锻炼学生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将其作为复习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复习的效果。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发挥其功能性作用,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思维导图运用到复习课中对教师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在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相对于新课的教授,数学复习课所呈现的知识点更加密集,内容也更加杂乱。复习课一般是一个章节学习完之后,对知识进行整合、总结性的复习,在这个阶段学习的知识点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无法体会到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在数学的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总揽整个章节学习的知识内容,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备课效率,也有利于教师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另外,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其复习的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初中数学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展开复习,可以打破传统的复习顺序,让学生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由此提高复习的质量。
gzslib202212272122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