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焦世珺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473
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社会与国家也非常重视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也要深刻反思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法,让初中生充分理解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并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的有关理论知识,熟练操作各种相关技术,实现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直接限制了學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实现教学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教师应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及完备的教材。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详细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有利于初中生轻松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其次,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其覆盖内容广泛,知识更新水平高,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
(二)必要性
教师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播基础信息知识,这与新课程标准相符,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使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因此,各地初中学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全方位体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内积极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主要采取讲述法开展理论课教学,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常识性知识。教师采取讲授法能系统讲授知识,但其为灌输型教学,学生被迫接受知识,降低了学习的自主性,不能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二)任务驱动法不合理
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设置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开展学习,但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应用这一方法,教师设计任务的过程缺乏合理性,不能控制任务的难度,难以令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三)实践课教学方法不当
初中信息技术实践课具体应用范例教学方式,如教师通过PS软件为学生展示处理图像的每一步骤,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知识,学生基于该种教学方式更易掌握处理图像的步骤,但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独立实现操作。
三、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一)设计问题引导,使学生形成学习需求
1.生动有效地设置问题引导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设置问题,使学生在预先设定情境内学习,从而有效开展教学。如在学习色彩调整知识时,教师巧妙引入教学情境。
师:投影一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身穿红色条纹衣服的照片,这是谁?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学生纷纷停止干其他事情,将目光转移至照片,兴高采烈地讨论,如红白条纹的衣服!
师:大家都很确定吗?替换照片后,人物没有任何变化,只改变了衣服的颜色,即蓝白条纹、黄白条纹。
生:(迷惑不解)啊?穿的衣服究竟什么颜色呀?
师:想知道吗?老师不会魔法哦,仅是巧妙借用了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软件Photoshop对照片色彩进行调整。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大家读一读本节课内容,参考老师提供的材料尝试改变色彩,经过10分钟的练习能自主解决问题。
2.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要想使学生真正喜欢信息技术课,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到底对哪些事物感兴趣呢?明星、热门电影、流行歌曲、时尚卡通等,教师抓住这些关键点设计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网络软件下载时,教材只是简单说明了下载方法,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甚至难以形成学习好奇心。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歌曲的喜爱,合理设置导入情境:学生未出现在教室前,教师利用Real Player播放一些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歌曲,如此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立即聚拢到计算机旁,欣赏歌曲的同时还会开展交流讨论,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歌曲播放的方法,但学生没有播放器,怎么办?需要从网络上下载,如此便自然引入课题。这一堂课中,学生都非常认真在听,他们不仅掌握了下载和安装软件的知识,还培养了学习兴趣。
(二)科学设置明确的任务,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广泛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即教师巧妙设计任务教学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科学设定学习目标,使学生深入学习并达到任务目标从而获得知识或技能,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采取的教学方法,它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约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进一步抒发情感,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获得实效。第一个是科学设置任务,即设置任务时注意控制难易度,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分层设置任务过程中与同学积极合作,鼓励所有学生“挑一挑都能摘到桃子”。第二个是明确任务的目标,初中生与成年人存在明显区别,他们无法随时随地了解45分钟内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对初中学生来讲,不能只有“诱惑”和“要求”,还应多少带点“强迫性”,如“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下课前你们必须将……”由小组长检查作业,无法完成任务的同学,直接打回作业并修改,这也是日常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带有命令与强制性,这些在新课改时应给予适当保留。
gzslib202212272123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