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胡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624
摘 要:伴随着我国近几年的发展以及各种教育政策的不断推出,幼儿教师的师资情况出现了短缺的状况,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幼儿歌曲如何演唱是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也是检验高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业务能力的标准。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掌握演唱的整体技巧,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演唱。以教学现状为讨论依据,提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系统当中,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幼儿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也是幼儿对世界认识的启蒙时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相关学校培养教师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现状
当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存在较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比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其声乐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形成的艺术素养等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当中,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学中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使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也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园岗位的发展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学生演唱的过程当中要求过于严苛,都以“演唱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但是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达标,无法掌握总体演唱的技巧,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增加,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1]。
(二)实践能力较差
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够自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将演唱技巧与演唱的情绪融合。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说课和评课效果,不注重教授学生幼儿歌曲的演唱技巧,这导致学生的演唱能力较弱,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
二、掌握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提高学生未来的业务能力。幼儿心理年龄特征不成熟,各个发声器官还无法综合性协调合作,不懂如何发声来保护自身。因此,幼师必须掌握幼儿歌曲演唱中的技巧,以此适应未来教学岗位中的各项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发声方法,并进行有效指导。
(一)幼儿歌曲的重要地位
幼儿歌曲曲调简单,其歌词通俗易懂,且包含真挚的情感,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获得情感熏陶,让幼儿通过歌曲认识世界,因此,教师在幼儿歌曲的演唱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合理的范唱,使幼儿在初期对音乐进行感知。同时,幼儿歌曲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位置。在幼儿做游戏时,往往可以选择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声乐教学活动中,儿歌部分占据了绝大多数,进行伴奏教学时也要以儿歌为主,舞蹈编排时也尽量选择儿童歌曲。
(二)掌握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对幼儿歌曲的翻唱,可以使幼儿受到思想熏陶,启发艺术性思维,增强律动感。幼儿年龄在3~6岁,尽管幼儿发声還处于初级阶段,但喉部等器官却发展迅速,幼儿声音自然、清澈、甜美,因此幼儿之间的音调、音域区分并不明显,但幼儿发声的范围较为狭窄,声音十分单薄,且无法均匀呼吸,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针对性地对每一首幼儿歌曲展开教学,教师进行有效范唱,融入个人情感,才能使幼儿体会到歌曲中包含的意境美,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幼儿获得综合发展。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的教学策略
在进行演唱教学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只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并没有将技巧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演唱步骤,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增强整体培训强度
在进行幼儿歌曲演唱的教学活动中想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需要提高整体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因此,教学前,学校需要打造一个专业的教师团队,并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使教师获得专业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及个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幼儿歌曲演唱的理论和技巧的理解上也存在不同,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使学生能够对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有清晰且准确的认知。除此以外,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我们面对的学生并非幼儿,而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
(二)专业教材的完善
伴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一定转变。在教学活动当中,部分学校会运用自编教材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种教材能够将现在流行的歌曲与传统的幼儿歌曲进行融合,实现教学的系统化和现代化,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对幼儿歌曲产生深刻的认知,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另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当中,学校与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幼儿歌曲发展的信息和幼儿歌曲中音乐的元素,以此丰富教材内容,确保教材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含义有深入的了解,这也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运用这些乐理和文化含义提升教学效果[3]。
(三)教学趣味性的提升
在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幼儿歌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歌曲需要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除此以外,也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歌曲来活跃课堂的整体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进行知识的延伸,对歌曲自身创作的含义以及存在的情感进行简单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带来的情绪和传递的价值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gzslib202301042207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