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郜佐栋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502
在情境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维能力,提升习作素养,进一步创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贯彻落实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情境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的作文素材,从生活中引起学生对经历过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将看到的内容结合当时的背景展开想象,将脑海中琐碎的画面串联起来,同时让学生抓住对人物神态、心理、外貌、动作等细节的描写展开习作,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倡导“好的习作来自观察”。
(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习作教学以“观察”为要素,这一目标与课程标准内容相关联。教师在教学时,要紧紧围绕单元要素“观察”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回顾习得的观察方法入手,再到指导学生细心审题,利用课本示例发散思维,精选写作素材,层层引导学生进行写作。(1)利用微课回顾本单元习得的观察方法;(2)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边体会边写作,增强趣味性;(3)课件和板书的呈现改用思维导图,既直观又形象地启发学生思考;(4)多元评价,通过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三)提高习作教学的实践效果
在情境教学背景下,教师首先缩减了“方法回顾”环节的教学时间,学生当堂练笔,时间有了保障。其次,创设“猜一猜”的情景,调动学生运用多感官猜物品,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设计“我会说”环节,提供描写片段示范,让学生先开口练说,增强之后的写作信心。在学生练说完后,教师顺势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场景是值得我们留心观察的呢?比如校园里某个固定时段会出现迅速变化的场景……通过播放关于自然场景、人文场景的视频,学生可以获得完整、清晰的观察印象,对观察的事物形成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结合单元主题,落实情景教学
在写说明性习作时,想要说明精准可以用列数字,想要直观明了可以用举例子、作比较,想要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可以用打比方。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严谨,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查阅资料来充实内容,只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再合理借助资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按序分段来介绍就能达到“说明白”的目标。
例如,本校开展了说明文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对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和一些特点有了较深的了解,但要完成一篇相对完整的说明性文章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给予恰切指导,引领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有针对性、有序地进行观察,并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写。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谈话引入,选定对象拟文题。请学生写下三种熟悉的事物名并分享,然后由学生圈选想写的事物,根据所选事物种类分成不同小组,如动物组、植物组、物品组……最后让学生回忆文章《太阳》和《松鼠》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太阳和松鼠介绍清楚的,教师启迪学生聊聊学习到的说明文的收获,如《松鼠》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从松鼠外形特征、行为特征、性格特征、其他习性这几方面生动传神地介绍了松鼠。同时,好的文章还需要一个新奇生动的题目,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本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如《恐龙》《灯》《袋鼠的自述》《种子的旅行》,引导学生拟定文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关注习作重点,深化情境教学
在情境教学中,首先,,习作教学要有“整体意识”。熟悉“课标”对小学习作的要求,了解教材各年级、各册的具体目标,明确每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习作打基础,从阅读中学写作,每节课做到一课一得。其次,习作教学要“务实”。每堂课要训练点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只有每个教学环节目的明确,教学效果才能扎实高效。同时,多媒体课件要讲求实用、忌多、忌花里胡哨。再次,习作教學要精选范文。范文来源于课文、课外名作、学生优秀习作,选用范文要关注人文性,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最后,习作教学要讲、练、评一致。学生习作评价量表要围绕讲和练进行设计,针对性强,学生评价才能有的放矢。
写人记事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针对这类习作,很多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教学的度,只要是写人,无论几年级,教师都会指导“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这样的教学缺少阶段性和梯度性。
针对写人类习作,教材做了以下安排:
第一次写人的习作是三年级教材安排让学生“写一写、猜一猜、改一改”,只要能写出给人印象深刻的一两点就可以,不需要全部写到。
第二次写人的习作安排在三下年级第六单元,这次话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跟第一次写人的习作比起来,这次教材多了写特点的方法指导。例如,针对“唠叨大王”这一特点,学生可以选取期末考试后,妈妈针对我的成绩如何唠叨的这件事来写,也可以针对妈妈早晨叫我起床时、中午吃饭时、晚上睡觉前怎么唠叨来写。这次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写人的特点可以通过一件事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平日多种行为表现来体现,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
第三次写人安排在四年级,这是在三年级基础上的提升。此次写作要求根据家人外貌、特长、性格等各方面的特点,从而综合表现家人的特点。但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此次习作不只是用一句话把家人比作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具体表现把特点写清楚。因此,教学时除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与什么动物相似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家人的特点写清楚。写作时,教师可提醒学生写外貌时不需要面面俱到,突出自己的特点即可,如果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比较多,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来写。通过课本上的例子,打开学生的思路:原来,写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