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漆燕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686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大重点,也是教师需要攻克的一大教学难点。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成长,教师应从组文阅读入手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小学语文进行组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如何促进小学语文组文阅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点新的教学思路。[1]关键词:小学语文;组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组文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方式之一,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相同类型的阅读找到阅读的方法,同时还能在阅读差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
一、小学语文组文阅读的意义
(一)加快阅读速度,培养阅读技能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种各样自己需要的信息,但这对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有着不小的要求。怎么在杂乱的信息流中准确截取并整理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一种良好的能力,也是未来生活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组文阅读的教学培养,可以大大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由于组文阅读的关联性,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快速找出文章知识点的共同之处,这锻炼了学生快速寻找信息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阅读热情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承担着更多的戏份,往往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运用组文阅读教学,可以避免传统语文课堂的枯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讨论,我们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2]
(三)通过组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很多小学生在上写作课或面对写作训练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面对一个给定的题目时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无从下笔,久而久之就会对写作产生畏惧甚至厌倦的心理,从而影响后续的写作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则会在技术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如写作主题偏离、习作结构混乱或通篇重复词汇等。导致以上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学生缺乏阅读积累,知识储备不足,从而导致对写作出现了错误的心理认知。
通过组文阅读,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与学习中爱上语文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我们可以一边朗读课文,一边为学生放映黄果树瀑布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文字描述的美景,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所在。课后,我们可以顺势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结构与遣词造句来对自己家乡的一处美景进行描写,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二、促进小学语文组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内容
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在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上也有着不同,因此我们在阅读资料的选择上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学会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为他们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针对小学低段的学生,考虑到他们的文字积累和个性特点,,我们应尽可能为他们选择绘本以及一些童话类型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他们的阅读效果。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不足以支撑一篇长难文章的阅读,此时我们的阅读选材就应以篇幅不长且道理简单为主。到了小学高段,教师的选材要尽可能多样化,并且年级越高,选材主题就应越发深入,为学生步入初中的学习做好准备。如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组文阅读教学时,笔者选择了“动物报恩”为主题的童话阅读,提供给学生的材料都是篇幅比较小的,如《蝉报恩》《报恩的山雀》等。
(二)准确把握主题,展开阅读活动
每一个组文阅读活动都应突出主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主题来选定一组材料进行阅读,然后通过阅读探讨,最终收获一定的成长。因此,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主题的选定和阅读材料的选定同样重要,明确而科学的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积累语文知识。如笔者曾为学生安排了一组鲁迅先生的文章阅读,《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通过阅读或回味鲁迅先生的一系列文章,学生对鲁迅先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触类旁通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组织丰富形式,引导学生选材
通过组文阅读,可以将一些相同类型的文章汇集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寻找文章中的关联来进行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要点,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这种近似覆盖式的阅读模式,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与此同时,由于组文阅读的关联性,学生也能在这些文章中找出关联的知识点,阅读的有效性也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材的能力,让他们能根据老师选定的主题自己来填充材料。如六年级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笔者让学生思考回忆,填充相同类型的文章。
(四)善用组文阅读,在教学中构建情景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古诗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由于古诗中有许多学生无法理解的东西,他们认为这很难。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场景来引导学生阅读,并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中。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读诗,注意语调和停顿,掌握一定的节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思。沉浸其中,理解詩人在写诗时的感受,然后教师解释这首诗。每首诗都有它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找一些意境相似的古诗来一起让学生阅读,通过组文阅读的形式来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如在学习《静夜思》时,有些学生就“疑是地上霜”一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李白一定要在这里将“明月光”比作“地上霜”呢?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其十五)中的“不知明镜起,何处得秋霜”一句得出答案,显然秋霜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唤起人的迟暮之感。“地上霜”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与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组文阅读,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其他作品探寻诗人的写作习惯,进而体会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组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