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魏群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513
摘 要:“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形式与教育手段,并且在各类电子设备与线上平台的加持下,学生的交流空间得到拓展。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需要认真探索“互联网+”应用于教学的技巧。首先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儿童文学阅读的新方式,其次以“萤火虫”绘本阅读会为例,具体阐述“互联网+”在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关键词:“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方式;“萤火虫”绘本阅读会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育中,儿童阅读对其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激发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发挥阅读能动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互联网+”环境下儿童文学阅读的新方式
(一)线上与线下结合
“互联网+”解决了学校书籍筛选以及书籍质量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帮学校节省了一定的购买书籍的经费。网络具有资源丰富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阅读情况整理出适合其阅读的书目,或者直接将网络书籍进行下载供学生进行线上阅读。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线上模式的阅读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向家长与学生分享电子书籍,也可以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类型,进而增强书目清单推荐的针对性,同时也便于对阅读指导方案做出灵活调整[1]。比如,《亲子阅读ABC》与《快乐阅读进行时》适合小学各年级学生阅读,而且这些书籍本身就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儿童文学阅读产物。
虽然有了线上电子阅读,但是纸质书籍阅读的体验感是其他阅读所无法替代的。并且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长时间进行电子阅读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如此才能产生理想的阅读效果。一方面通过网络途径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享电子书籍,另一方面指导家长选购书籍,防止家长出现盲目购书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搭建书籍分享平台,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交换读物,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提高了书籍的利用率。
(二)集中阅读与分散阅读相结合
为切实保障学生的阅读效果,合理规划其阅读时间,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应将集中阅读与分散阅读进行结合。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不具有较高的阅读积极性,如果仅是单一安排分散形式的自主阅读,难以保证阅读效果。而且线上阅读需要依靠手机、电脑与终端设备,所以部分情况下难以满足分散阅读的实际需求[2]。另外,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在集中的环境下由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帮助,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阅读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阅读兴趣。基于此,教师需要有效保障阅读时间,加大阅读指导力度以及提高指导针对性。比如,在晨读、自习时间进行集中阅读,可以让学生小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是教师要始终观察其阅读行为,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指导与帮助。同时,教师还要在班级设立专门的读书角,让学生随时有书可读,这样也能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空间中。此外,因为集中形式的阅读是在教师与学生协同参与下进行的,中间还会有良好的阅读互动,所以阅读氛围非常浓厚,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阅读提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阅读作品中的积极情感。
集中阅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大部分阅读还需要学生发挥能动性自主阅读。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指导学生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如此教师也能间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量,保证学生每天阅读的有效性[3]。教师还可以在寒暑假期间通过布置阅读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写下阅读感悟或读书笔记,这样教师则可以在线上通过学生阅读笔记的上传情况,实时了解其阅读进度。
(三)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小学生普遍阅读效率较低,而且其自身的阅读能动性以及阅读能力不足,大部分小学生无法科学规划阅读时间。这些都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所导致的,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一些小学生不论阅读何种读物都习惯一字一句地读,这也导致学生在阅读后难以抓住内容的重点,而且伴随“互联网+”阅读形式的出现,电子化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只对书籍中最经典的部分进行提炼与分解,因此更加需要學生灵活掌握多种阅读方式,以此切实保障阅读的质量与效率[4]。对于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等文本内容,可指导学生精细阅读,只要求学生学会从字里行间捕捉情感、提炼主要内容、获取文本知识。对于寓言类、小说类、儿童故事等书籍,可指导学生快速泛读,锻炼学生关键词、关键情节的提取能力,以稳步提升阅读速度。比如,学生在阅读电子文本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链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阅读量。
(四)阅读与活动相结合
阅读氛围是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与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书香致远的情感必然是不切实际的,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阅读情绪。所以,,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外部刺激,促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比如,定期在班级内组织读书征文竞赛、故事会、读书笔记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的驱动下积极阅读,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阅读活动不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操作方式都较为现代化,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极具新鲜感,既为组织阅读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优化了阅读活动的实施成效[5]。
教师还可借助线上的读书平台为学生设计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当学生每答对一道题目,系统就会自动累计积分,对于积分最高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增加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另外,学生的读书笔记也可以在线上阅读平台中展示出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评分,最终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板中。这些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对学生而言具有吸引力,同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运用“互联网+”开启儿童文学阅读新方式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