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代玉英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585
摘 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已经引起教育学者的高度重视,小学英语课堂怎样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始终是英语教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已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故此,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以期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培养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思维越深刻,表达的语言也会更加准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学生学习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品质以及思维能力,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判定其核心素养的关键标志之一。为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强化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期间,小学英语教师也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契合点,融合多种教学元素,为学生构建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活跃的学习情境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利用图文素材,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1],所以在小学教育时期该思维能力也是培养的关键。而形象思维主要指人在了解世界、认知世界中以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不但是人们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也是培育人才的工具和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因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配图,教师可利用这些配图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通过配图传递丰富的信息,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围绕配图内容提出质疑,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强化形象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英语课本的图文内容以静态为主[2],为了提高形象思维的培养效果,教师可通过实物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等手段,为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象,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欢快的课堂环境下得到强化。
例如,小学英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Fruit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与水果有关的单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运用实物教学方法,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水果带到课堂之上,从而向学生提问:“Classmates,what is this?”“Look! What fruit is this?”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准确回答出相应的水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情境之中,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由于水果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教师不可能将所有水果都向学生一一展示,也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教学道具,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不常见的水果,牢牢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向学生提问:“Do you know what fruit this is?”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导入本单元的重点单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发挥想象力,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主要指思维可以向着不同方向发展,根据某一核心向外辐射扩散,从而形成更多的新信息[3],积极地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思考,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发散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调动学生想象能力是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手段,根本原因是通过想象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基于表象进行二次加工,这也是学生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众多和实际生活相契合的对话片段,教师可利用相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强化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小学英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Animals这一单元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基础等,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小猴子把小老虎带到小河边时发生了许多故事……教师向学生提问:“If you were the little tiger at this moment,what would you do?”“If you were the little monkey,what would you do with the little tiger?”通过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引导学生展现想象与联想,使学生被故事内容牢牢吸引,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在故事讲解后,还可引导学生思考“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What do you think after studying this story?”等問题,进一步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其进行联想与想象,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展开自由表达,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三、改变传统观念,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若在人才培养中忽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无法形成创造性成果,然而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将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基础。创新思维主要指在前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新想法的思维活动[4],也是一种大脑开发高阶智力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英语教师需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为学生构建智能结构,注重创新思维的强化与培养。因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加之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不好,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阻,但是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理,想象力与联想力相对丰富,这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也是学习英语语言的一种优势。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创新,支持与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对其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针对学生打破常规的做法,教师也要加以赞赏,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