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芸凡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3096
摘 要:在传统生理学教学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核心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提升卫校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潜能。所以,立足新时期背景,为了切实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创新生理教学的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以此为切入点,先是分析了卫校学生提高生理学专业水平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卫校生理学教学现状,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生理学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卫校;生理学;教学现状;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格外关注自身健康问题,我国卫校因此迎来了发展机遇,承担起输送高质量生理学人才的重任。目前,卫校生理学教学方法急需创新,传统生理学教学常以教师为主导,按照具体教材逐章逐节讲授知识,学生缺少实践机会,长期以来,学生均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学习动力被压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提升。
一、提高卫校学生生理学专业水平的积极意义
对卫校学生来讲,提高自身生理学专业水平极具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1)在自身专业水平有所提升后,知识更新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可以更加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拓展专业技能,并形成独立评价、独立实验及独立计划的能力。卫校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极有利于练就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为其日后就业及专业发展奠定基础。(2)在卫校,学生提升生理学专业水平后,可以持续锻炼自身动手操作能力,挖掘其发展潜力。(3)当学生专业水平达到一定境界后,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及技能探索、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临床实践工作存在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专业能力,才能使用相关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结合各项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4)卫校学生属于新时期的重要医护工作者,其以人类为工作对象,需要具有决断能力、应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而提升生理学专业水平,恰恰能带动其他能力的提高,对其未来成长及发展极其有益。
二、卫校生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
卫校生理学教师在教学观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卫校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结合课本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且依旧将自己置于课堂上的中心位置,持续积累知识。同时,授课方法比较生硬、刻板,大多知识相对抽象且烦琐,学生学起来晦涩难懂,长此以往便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其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二)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实践能力难以提升
因卫校经济条件受限,生理学实验材料及工具引进效率偏低,无法有效辅助生理学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导致一些学生无法仔细研究生理学实验,难以感受实验过程,缺乏结合实验理解及学习肌体生命规律的机会,这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个别教师在教学时并未针对生理学课程展开系统规划,未高效结合实验及课本,学生欠缺动手实践机会,不利于深入学习课程知识,更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难以真正提高实践能力,影响后期实践操作效果。
三、激发学生生理学学习兴趣的主要策略
(一)注意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教学成果,如果课堂氛围不佳,则不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卫校生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注重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间的交流频率有所增加,学生更愿意配合生理学教师的授课,在师生齐心协力下,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在卫校学生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不喜欢某一位教师,面对这一位教师的教学学科,产生了逆反情绪,导致师生交流效果不佳,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并不愿意向教师请教,而教师也并未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计划,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为了扭转这一现象,生理学教师应积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在课前及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现状,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结果,依据学生反馈建议调整教学内容及计划。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目标,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为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促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与尊重,这样便会持续对这名教师所讲解的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注重将生理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众所周知,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若仅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并未联系日常实际生活,学生便会认为学好理论知识毫无用处,进而出现厌学心理。所以,当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应适当地与生活实践加以整合,这样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血型”这个知识点时,,即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我们的血型是否和朋友、父母相同呢?为什么?”“能不能将一个人的血液随意输入另一个人的身上?”通过一系列问题直击学生的疑问点,引起学生踊跃回答,即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再如,在讲解“刺激与反应”一节时,可联系实际进行提问,即:“同学们都打过针吧?为什么有些护士打针时会感觉非常疼痛,而有些护士在打针时却没有多大的感觉呢?”由于很多学生都经历过此件事,所以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他们会兴趣盎然,迫切地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此时,教师还可以引进诊疗技术的“无痛注射法”,为教学活动赋予趣味性,持续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以保障其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生理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学好该门课程,为生活及专业服务。
(三)注重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实验课教学以及临床见习,是促进卫校学生结合理论及实践的关键阶段,结合国内外培养卫校人才的具体经验,便可以发现优良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卫校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应充分应用现有条件引进专业的教学设备,并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及锻炼机会,以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的角色,避免在后期临床操作上因基本操作失误而增加病人痛苦。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学生在实践及临床上发生的问题多由于前期实习时未透彻掌握相关内容,针对相关技术未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所以,在实验教学这一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下足功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这种形象且直观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促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较好的理解。此外,在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病例、综合病例以及疑难病例,或者是医患纠纷病例。通过这些较为经典的案例展开病例讨论治疗计划,一方面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令学生主动学习生理知识,并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科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作用下,也能促使学生提前意识到临床工作的重要性、人文性、复杂性等,提前感受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逐步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加强综合能力,练就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要讨论的课题,为卫校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种形式可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參与课堂活动,并且表达个人见解和主张,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作归纳与总结,全面讲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临床表现内容及专业知识,以确保学生将活跃的思维再次聚焦教材,实现“理论—实际—理论”等多种学习模式的灵活跨度,真正改善学科教学效果,提高卫校生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提高卫校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