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甲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523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针对初中英语的学习习惯培养,主要集中在课内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讲习惯、复习和练习的习惯。利用预习提前汲取课内知识并适当拓展课外知识,全身心投入课堂,认真听讲和记笔记,与教师积极互动,课后记得整理笔记和回忆复盘,在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练习,事半功倍。站在终身学习的角度,好的英语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听、说、读、写和背诵五个方面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受益终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1]。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无一不是会学习的学生,而会学习的学生一定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伴随他们的一生,从在校时的好成绩到终身学习的好成就,都离不开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而言,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建立规律、科学的持续学习的习惯。英语是一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语言学科,需要时间进行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课堂投入、课后复习的学习習惯。学习一门语言学科,学生要想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在听、说、读、写和自主学习方面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身。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校内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紧跟教师教学思路,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大体了解新课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养成自学能力和钻研的习惯。英语预习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预习新课的单词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几乎每一课都有大量的单词需要掌握,但课堂上,教师往往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详细讲解单词,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记住甚至熟悉所学的新词,进而会影响课堂上对句子和课文的理解,达不到预定的学习效果。所以,课前单词预习很重要。首先,学生可以根据音标和电子词典上的发音尝试拼读单词,遇到复杂的音节标注出来,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对这个单词的发音。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英语学习App来预习单词。其次,课前预习尽量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做到英汉互译,对于个别单词,我们还可以分析其词根和词缀的意思并做适当的拓展和变形,也可以扩充个别常用单词的词性和词义。这样,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单词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做加强和巩固,这样一堂英语课下来,学生已经可以牢固掌握单词了。
2.找重难点,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完词汇以后,接着就要预习整篇课文和语言。首先,通过回忆上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温故知新,再次了解有关词汇和知识点在课文中的运用。其次,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画出自己觉得很重要的或新的知识点,再重点圈画出自己还不理解的部分。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疑问听课,从而事半功倍,就能够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因为英语课程本身就相对灵活,知识点比较多也就相对散乱,不方便掌握,所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归纳整理,如什么名词后面可以接宾语,什么单词有一些特别用法,什么名词的复数形式有特别变化等相关问题,经过分类、整理便于掌握和记忆。
3.拓展知识
学生除了对词汇和课文语法等基础内容进行预习之外,还可对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从课本中所涉及的小说等有关资源加以查阅与掌握,以此增强自身对课文背景的总体认识与对有关话题的了解,从而开阔自身的文学眼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当学到一些与欧美传统节日有关的课文时,学生就可查找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纪念方法等内容,也可寻找一些其他节日作为扩充。
(二)良好的课堂习惯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课,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多、知识点分散、互动活动多,对学生课堂的投入度和参与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才可以真正学有所得。
1.用心静听,积极思考
英语课堂上,在教师讲解单词和课文语法等知识点的时候,学生要先用心听讲,并跟着教师的讲解主动思考,力求听清楚复杂单词的发音、复杂句子的分析、相关语法的讲解等内容,而不急于模仿或参与。同时,对于课堂上所播放的音频素材和示范朗读的磁带也要用心倾听,体会音频和朗读者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和听力。
2.勇于发言,立体记忆
英语学习需要学生勤动口,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口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问题请学生用英语回答,同时也可以在英语课堂上设计一些分角色扮演、课文复述、小组表演、TED演讲等内容,给每位学生以发言和参与的机会。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利用纸和笔,把学习的内容多写写、多记记,让记忆的内容在心理形成形象化和视觉化的记忆,从而从不同角度和感官形成立体记忆,实现快速高效记忆的目的。
3.认真记笔记,独立与协作
英语课堂上,对于单词和课文的拆解以及语法知识点的梳理,都会有大量的板书或PPT课件,学生需要学会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记课堂笔记,而不是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全盘照抄。在课堂上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要多和同学进行讨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指定任务,这样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也要把跟同学和老师讨论的收获及时地记在笔记上,以备后续复盘和思考。
(三)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知识、避免遗忘的重要一环,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温故而知新,课后及时复习不但可以巩固旧知识也可以获得新知识,可以新旧结合、互相衔接。课后复习一般可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整理笔记
上课时,学生边听边记笔记,难免记不全有所遗漏,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重新检查整理笔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盘,不清楚的部分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为后续的持续复习打好基础。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好习惯,终受益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