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宋月娟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878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知识和精神。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普及相关的语文知识及理念外,还应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德育素养。从八方面入手,针对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学,提升初中生语文德育素养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学优化;教育策略
对学生而言有效地挖掘语文知识并进行深入德育探究,对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帮助,语文能为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初中教师可以基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进步。
一、立德树人,契合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目标
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学好课内的语文知识及文化内涵,还需要学生在德育方面实现全面性的发展和提升。但是相关教学却存在重形式,,轻视学生学习体验,基于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不足的情况;存在重知识,轻素质,德育教学断层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契合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基于语文教学,为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语文德育知识展示,请学生实际参与到语文学习课堂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增添整个语文德育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生活探究性和引导性,实现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目标。例如,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语文学家及相关动人事迹数不胜数,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讲述相关语文学家的感人或趣味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阅读过程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创设德育引导化的语文学家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向其学习,在生活中有效探索语文知识、挖掘语文德育内涵,并且践行语文教育目标和理念。比如,在语文研究过程中,关于伟大的诗人苏轼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故事,如苏轼被贬却苦中作乐发明东坡肉的故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白板为学生再度播放阐述了相关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要向苏轼学习,在生活中遇到磨难时要学会苦中作乐,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乐观精神。并且告知学生可以基于一些细小的生活现象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究,其中可能会蕴含非常深奥的语文知识。
二、关爱学生,用爱促进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贯彻德育理念,不仅要研读诗书,更要知晓历史、深明大义、通晓大智、心怀大爱、关爱学生,用爱促进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对学生有更积极和正面的引导,提升学生对德育元素的理解。例如,在我教学过程中便有初中生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充满了向往之情,在作文及日常课堂回答中均表现了这一理想。此举得到了我的关注,我对该学生进行了当众表扬,也在作文评语中写下“师德树新风,教育促素质,愿你梦想成真,早起启航”的祝愿。这坚定了她的梦想和从教的信念。这名学生表示:“谢谢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您的评语我一直珍藏在书桌里,非常震撼人心,不知陪伴我走了多少个日月。每当上完一天课或者看完一天书,感觉到累的时候,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小路上,听着歌看着您的评语慢悠悠走回宿舍,寂落感全无,对于明天的生活,还是会充满信心的。老师的处事方式、师德教学手段也在我心里埋下珍贵的种子。”关爱学生,践行师德,这是我多年来坚信的教育准则,也是我师德教学活动的概括。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应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需求,用爱促进初中语文德育素质,巧妙设置影视化德育欣赏的课后作业,解决学生不爱写作业的难题,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进步。例如,对于部分初中生而言,存在着对课后作业的抵触情绪,而语文作业通常具有内容广泛、文字数量多的特点。因此部分初中生对语文课后作业存在着更大的畏惧及抵触心理。特别是对中高年级的初中生而言,其语文学习内容增多,课后习题练习量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对语文阅读及写字不感兴趣的学生便会在这时抗拒完成语文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影视欣赏作业,引导学生在相关作品中探索德育引导元素,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德育性。
三、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提升初中生德育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日常接触学习及模仿的对象,其终身学习素质和善于学习品质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学习和深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德育品质、职业道德文化修养。例如,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单元性、群本性略读能力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单元教学的模式应运而生,立足于整体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统筹化的课堂教学,能够在专项教育和针对性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单元语文课堂的实用性价值。笔者便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时,为学生展示自己单元性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带领学生一起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基于此,潜移默化提升初中生德育素养。另外,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观察者与反思者,应该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当下新型教师的发展培养路径,为指绘教育蓝图提供自己的力量。例如,现如今,“双减”政策受到全体师生的关注和奉行,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减负之风”吹遍初中校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下进行有效减负,兼顾学生的德育发展并落至实处,潜移默化提升初中生德育素养。
四、案例引导,侧面激发并培育初中生的德育品质
如今乃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教学之路已于思想纲领层面上趋向全面落实的局面,各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优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信息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线上学习意识和德育能力,为学生创建信息化、互动化、趣味化、多样化的德育元素授课模式,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语文。比如,教师在讲述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黄河颂》等课文后,可以通过播放相关案例进行有效引导,侧面培育初中生德育品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便为学生分享了“初中生见义勇为获得国家赞誉”“初中生树立远大理想,日夜奋斗不息”“初中生爱护环境,发明环卫便捷装置”等案例,希望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周边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案例引导,不仅能够侧面激发并培育初中生德育品质,也能带来颇多成效。首先,浅析我国初中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能够引导我国初中生充分且有效地参与到我国公共事务中,提高初中生的决策能力与思辨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初中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公共事物的实际技巧,可以促进初中生个人潜能的有效发挥,提高初中生的主人翁意识,并且引导初中生树立远大理想。其次,我国初中生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也是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力体现。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德育引发初中生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意识,提升其参与相关事务的思想,促进初中生提升自身对承担社会责任、践行自我任务、参与社会事务、树立远大理想的热情,将初中生培育成德艺双馨、品德高尚、有责任和担当的优秀人才。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之路径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