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巨兰兰 吴让谦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762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學校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同时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划,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同时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因此,高中教师也需要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和日常活动中,认识到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加强重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规划。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进行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都有了变化,学校和教师开始意识到做好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高中生的教育中[1]。而当前不少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问题,相关研究表示,很多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不足,虽然部分高中生知道生涯规划,也与生涯规划有过一定接触,但是对生涯规划的了解不深,理论知识和生涯规划的方法也掌握不多。而在生涯规划中,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影响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自我认知包括对自身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但是当前超过一半的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晰,不确定自身的性格和爱好,对自己的特长与能力了解不多,也不了解自己在后续职业发展中的优、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其后续的学习和生活[2]。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的时候,还需要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了解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各个岗位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等。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很多高中生对世界的认知比较模糊,仅仅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主动了解世界,了解各种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时候,就很难明确自己后续的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学生在进行生涯选择的时候,通常首先会将专业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其次是教师、家长和学校因素,自身的想法却常常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学生设计的生涯规划不符合学生现状,也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很难真正落实。除了学生方面,教师和学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校和教师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设置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课程,甚至认为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没有必要,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教学中,导致学生接触生涯规划教育的机会不多,也很难真正了解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生涯规划教育质量普遍不高[3]。此外,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生涯规划活动的时候,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选择班级授课形式或者讲座、主题班会形式,而这种理论讲解类的活动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后,除了学科知识外,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做好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划等,而以往的教学当中,多数教师会忽视这一点,导致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大多不清晰,也没有意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4]。引入生涯规划教育之后,教师可以系统地、专业地指导学生如何认知自我,并且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制订相应的生涯规划,明确自己后续的奋斗目标,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更足。其次,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阶段教育都局限在提升学生成绩上,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多有忽视。引入生涯规划教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从而做好明确的规划,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专业,成功率大大提升。最后,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人生最大的选择,而当前很多高中生对社会、专业等认识和了解不多,引入生涯规划教育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分析社会和专业,并且研究自己擅长的项目,从而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也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策略
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能够更好地提升高中教育教学效率,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校和教师都需要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并且将其融入日常教育中。
(一)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当中,教师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做好生涯规划,学校首先要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且要高度重视,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教师培训,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让教师可以将生涯规划教育落实下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5]。而学校在构建专业教师队伍的时候,就需要先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高中教师依然将注意力放在提升学生的成绩上,然而,在后续学生进入社会后,其自身最大的竞争力并不是成绩,而是综合能力与素养,也就是说,当前社会中,比拼的大多是综合素质。所以,培训教师的时候,就需要让教师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学生的成绩上移开,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做好生涯规划教育指导。
(二)构建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在影响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因素当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属于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结合新课程背景,想要更好地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就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学校需要认识到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必修课程,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6]。其次,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学校情况和当前社会形态合理地安排课程,保证课程具备针对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入多样化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譬如,针对高三学生,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专业分析和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角色定位等内容,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选择相关专业等方面展开生涯规划教育。针对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德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感。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教育主要以意识的培养为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涯规划,做生涯规划有什么意义,这对学生后期进行合理的、正确的生涯规划非常有帮助。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