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许诰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580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发生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学生学科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具有物理学科思维,以物理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推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以动量定理教学为例,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以促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关键词: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教学策略;应用
从现阶段教学情况分析,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制订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展开,要创设学生更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阐述
从当前物理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过程还是深受传统思维影响,教师的教学思维固化、教学方式单一,并未融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主观性相对较差,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开动思维,从而导致他们的思维受限,这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因素。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维,注重学生课堂主体表现,创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发散。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以往的教学思维,教学改革创新也并未落实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受限,知识无法转化为实践技能,教学效率和质量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例如,在动量定理的教学中,其基本内容为:物体从开始到结束,在此过程中动量变化量是其受合外力的冲量。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相对比较固化,先讲解知识点,然后再进行习题的训练,理解动量知识,明确其应用范围。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能够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还是思维受限,这样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的锻炼和运用,针对上述教学弊端,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了解自身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学习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创造更多元化、更适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形式,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华。
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思维,拓展与延伸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完善、更科学的教学形式。以新课标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宽度,注重挖掘学生潜在思维,培养他们具有更强的科学学习心态。
例如,在动量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和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学生了解动量定理的基本知识,能够知晓动量定理的应用范畴,以定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动力,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深层次挖掘知识和内涵,从根本上体现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潜能,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前准备有关科学史的视频,在课堂中播放,以此引入动量定理的概念。视频可简单地介绍关于“不定量”的发展史及“动量”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发展史,同时了解到科学家探究定理的艰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科学的探究意志,這对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延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必然能够引发教学改革的风潮,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增强他们物理知识的学习动力,以提升他们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跨越式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果,使其能够掌握核心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他们学习知识的效能。以动量定理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开设生活物理情境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产生共鸣。
例如,在运输较容易破碎的物品时,通常会用空气柱包裹。又如,座椅的安全带选取弹性极强的尼龙带,上述两者存在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想到是为了减轻撞击。紧接着教师再次向学生提问:“锤子以固定的速度敲打钉子,钉子就会进入木块,而不是压着钉子进入,这又是什么原理呢?”教师在学生固有认知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然后再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定理。“瓦碎蛋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鸡蛋放在海绵垫下,海绵垫上放置两块砖,再在上面放置一片瓦,以锤子敲打瓦片,瓦片碎了,鸡蛋完好无损,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变化,物体动量随之改变,然而它们本身动量变化有快有慢。”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然后对动量定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动量变化快慢,其与力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了解到动量定理的相关知识,同时能够对动量变化与力的关系进行全新的探究,在击打瓦片时,瓦片属于直接受力,然而其本身弹性较差,受力时间短,因而瓦片碎了,鸡蛋上面有海绵,海绵将力传给鸡蛋,原则上需要一段时间,鸡蛋受力较小,因而鸡蛋不易碎。创设生活物理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其意识到物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实验教学,锻炼学生思维
通过上述生活化的教学,学生对动量定理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在这样的教学优势下,教师可以再次挖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动量定理,激发学生潜力,提升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动量定理知识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是物体动量变化的知识探究,这部分知识点单靠教师的单一讲授式教学,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分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