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来斌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525
摘 要:以往高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使物理教学出现一系列问题,令其无法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对策解决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结合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今后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物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高中物理研究对象包括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一般运动规律和思维方法。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出更多的教学弊端,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高中物理教学问题,采取科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养成探究、实践和思考的能力,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同时,新课改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时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优良的科学素养。总之,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各种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互动不充分
高中物理教学迫于高考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缺乏主动性,教师总揽物理课堂,学生仅处于从属地位,造成高中物理教学依然采取“教师满堂灌、学生囫囵听”的模式。师生在物理课堂上即便互动,也仅限于教师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的听讲情况,课堂上几乎不存在学生自主参与、彼此交流的现象,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双向性特征。
(二)教学针对性不足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但不少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只讲解内容要点,轻视了学生的疑点,这样势必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中照搬陈旧教案的问题非常普遍,并且在有限的课堂内一味压缩大量习题。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学习知识,学习效果也不佳。
(三)能力培养目标缺失
高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效感知物理知识,并在自我探索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但不少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直接向学生教授解题方法,造成学生仅得到间接学习经验,无法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的针对性与实践性明显不足。
三、解决高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创新教学,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物理教学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为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新鲜、多变的教学环境,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说,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体现出多元化特点,其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推动了物理学科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力的合成”教学中,教师创新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物理知识框架,主要是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学习切入点,进而引申出更多的关键词,再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更多小的关键词。大量关键词彼此交互,共同建立了一个关于“力的合成”知识架构体系。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连贯起所有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充分保证了物理教学质量。高中物理的很多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有的需要学生观看后才能想象得出,有的则需要将抽象知识变形象才能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模式开展教学,避免物理课堂枯燥、呆板。
(二)立足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执行生活化教育理念,使生活与课程充分融合。同理,高中物理教学也要将生活与物理学习密切联系在一起,教师应发现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资源,科学创设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高效学习物理知识。物理教学的开展要立足于生活,并以提高物理教学水平为着手点。比如,讲解“摩擦力”时,教师先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常见的汽车轮胎有很多纹路,它们的用途是什么?鱼身体表面会分泌黏液,黏液对鱼来讲重要吗?生活中的杯子、水壶把手、钳子等手柄也都有纹路,这些纹路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印象,但为什么会出现纹路和黏液呢?这是不少学生无法解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让学生真正了解物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服务,同时也改变着生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神奇的物理世界,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生活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自然有了动力。教师立足生活,开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使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打破了传统限制,实现了高效发展,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为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活动,让教师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肯定素质教育,也为教师改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行为方式奠定了基础。其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主动接受物理学习,最终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使物理教学更加有趣,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开展物理教学时,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模式,静心设计例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理解与认知数学知识。如教学“向心力”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合作探究法粗略使用圆锥摆设计向心力实验,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制作简易的圆锥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弄清细线长度、钢球替代物等问题,使学生巩固了向心力知识。高中课堂主要是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