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珍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3532
聚焦我国小学阶段当前课程内容开展实际,可知阅读与写作相关能力的培育,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核心目标,还是教师教学工作实践的重点内容。尽管素质教育在小学时期已得到推行与应用,却由于部分教师尚未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教学举措刻板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通过转变自身思维,并借助多重举措改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现状。一、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现存问题
(一)阅读理解水平较差
结合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特征展开分析,可知其所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普遍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在针对教材文本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无法做到精准把握文章内容、对于文章所传递和表达的思想情感难以形成深刻的感悟,而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会对其阅读素养的培育和增强产生消极影响。
(二)文章空洞虚浮
立足小学生角度来看,其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写作任务不仅非常重要,还常会成为自身的学习难点。小学生知识储备不丰富,所掌握的写作技巧或是几近于无,或是由于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而显得生涩、刻板。因此,其易在文章写作过程中陷入无法借助语言与文字准确表达自身思想,导致写作内容乏味、空洞,无法融入真情实感,甚至出现流水记事或胡编乱造的现象。
(三)阅读写作兴趣缺失
传统小学语文课程不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践中,都将阅读与写作分开讲授,因此学生尽管能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完成二者相应的学习任务,但无法针对读写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学习效果产生深刻的认知,导致读与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割裂,学生无法对阅读时所观察到的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语言架构、写作手法、修辞技巧形成充分的内化,更无法灵活应用在自身写作实践中。与此同时,小学生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其对于文章所展开的阅读行为也无法切实将所读内容与习作方面的相关技巧形成联系,进而难以通过深度思考,立足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主题内容和情感思想。教学中,小学语文读写割裂,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策略
(一)正确筛选阅读作品,充分积累写作素材
聚焦小學语文教学实践,可以了解到教师所开展的阅读教学是针对学生开展语文知识学习,并对自身语文知识储备进行采集和积累的关键途径,也是语文学科课程开展的基础方向和根本形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收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文本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课程开展中充分结合阅读与写作,通过课文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及促使学生逐步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最终推动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为自身写作练习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开展阅读教学时,通过备课和预习,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针对本文使用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海上日出的景色,然后再对文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生字,如扩、荷、刹、紫,以及值得积累的词语,如云霞、重荷、夺目等,进行释义理解和积累,并将其作为储备,在下次写作中灵活应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跟读,借助段落标注等形式,针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从天空的一片浅蓝,到出现一片红霞,再到太阳冲破云霞发出夺目亮光,帮助学生积累本文的细节性写作技巧、整体性布局举措、时间性叙述顺序以及新鲜词句,从而实现学生对本课写作素材的充分储备和写作技巧的认知学习。
(二)借助写作实践优势,拓展阅读理解深度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学生通过写作教学,不但可以直观体现自身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检验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成果和语文课程的学习效果,切实反映学生具备的综合性语文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写作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借助写作练笔途径提升对阅读文章的认知层次,理解所读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蕴含的情感内涵、表达的思想主旨,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深度,最终达成以写辅读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猫》时,就可以在题目介绍阶段先带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身有关生活经验,借助文字表达心目中猫的形象,或是讲述与猫相关的趣闻趣事。基于此,学生在之后的课文阅读过程中,就能深刻地感受作者对猫的细节性描写。而在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完成对猫的形象的总结归纳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老舍先生条理分明、形容准确、描绘生动的写作技巧,在课堂上借助文字描写引导学生构思并想象猫栩栩如生的形象,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深度的拓展。
(三)科学开展读写结合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文学知识储备及相应的理解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展文章阅读的重要基础,还是其进行练笔写作所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通过读写两方面教育优势的充分发挥,推动二者在教学阶段实现相互融合,从而促使学生在意识层面针对读写双方的紧密联系做到深刻认知,进而以此为方法,指导自身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借助阅读提升思维能力和理解水平,积极地学习和积累文章中的写作思维、表达方式、描绘手段,并在写作过程中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达成加深理解、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学习效果,最终保障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文章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首先通过阅读题目展开思考,并围绕题目提出疑问,如“诺曼底号是什么”“为什么诺曼底号会遇难”“诺曼底号是怎样遇难的”,此类问题的提出能帮助教师以此为导向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为学生奠定深层探究文章内容和中心主旨的基础,促使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得到有效活跃,锻炼了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而在读写结合教学阶段,学生则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对哈尔为船长、船员及乘客在形态、语言、心理以及动作方面的细节描写,全面感受作者对于不同人物饱满的刻画,从而积累人物刻画相关方面的写作经验,最终在对文章形成深刻理解的同时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四)积极开展拓展阅读,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读写结合模式开展教学时,应当积极打破语文教材在内容和范围方面具有的局限性,并通过课外阅读书籍的筛选和引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鼓励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实现自身视野范围的拓展、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写作素材的储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过程中积极应用自身在课堂范围内所学的阅读方法,推动自身在文本理解、思维意识、审美素养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进而取得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阅读模块和写作模块同属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尽管这之间看似相互独立,但却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推动学生对所读文章所具有的语言架构、逻辑关系产生清晰的理解和明了的认知,帮助学生持续不断实现写作素材积累,促使学生广泛了解和深入学习写作技巧,写作教学的深入推进则可以促使学生立足阅读基础,充分完善地开展自我评价与自我评测,即可以保障学生将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的写作技巧、积累的知识内容灵活应用写作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既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优势,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教学的作用,保障学生能在文章阅读开展阶段对于文内所含的语言架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技巧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通过阅读内容的充分融入,能有效消除学生在写作时产生的抵触心理和排斥反应,从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写作练习内加以延伸,实现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升,促使小学生对写作的参与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利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有效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促使学生实现对读写思维的充分培育和长效发展,推动学生的理解水平、思维意识、语言能力进一步提升,保障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进步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