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伟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629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不断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才能为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教育需求的改变,我国教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小学体育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点。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体育相关的素养,包括体育技能、健康意识等。以往的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低,内容形式单一,不仅没有发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更忽视了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贯穿教学始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考量十分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中存在较多不足。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以期为整体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提供参考。
一、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国民素质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国民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健康的身体不只对自身十分重要,还可以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此,必须不断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课程不断革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该阶段学生的自身发展尚未完全,所以教师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指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不断优化小学体育质量,提升教师教学的工作能力,不仅可以为小学生的监督和引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心理历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减少负面心理的产生。
(二)有利于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虽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但在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他学科通常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而体育课程除特殊天气外,大都在室外组织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接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间由于交流较少而造成隔阂,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格形成。而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三)有利于扩大全民健身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个人通过自身言行可以影响家庭、班级等身边相关组织的成员。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到培养个人体育素养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其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家庭中,提升民众的体育热情,促进民众形成良好的健身风气。
二、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
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对学生整体成绩的影响较小,导致学校和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较小,所投入的精力就会减少,甚至有些学校体育教学仅是一种形式。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开始不重视体育学习,讨厌体育锻炼。此外,大多数小学缺乏专职体育教师,甚至有的体育教师要身兼数职,无法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校和教师缺乏正确的体育教学认知,部分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其他学科所占据,学生缺乏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而且,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编排也存在一些问题,体育课程占据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在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
(二)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
目前,仍有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不是专业教师,缺乏专业性小学体育教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专业教师又存在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小學体育课都是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热身后,学生自由活动,部分教师热身后可能会根据教学目标讲解某些体育项目和体育动作,但讲解时间较短,且缺乏体育锻炼学习,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真正掌握运动要领。因为体育教学存在风险,所以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是保证安全,但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安全,在体育教学中会有意避开高强度训练和比赛,而不是想办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开展体育训练。对高强度体育训练的规避,限制了学生的体育选择,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落后
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体育设施。只有保证了配套体育设施齐全,场地安全才能保证体育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经费的限制,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较少,设施配套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多样的体育需求。受场地、设施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有限,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无法体验到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特征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稳步发展的阶段,该阶段学生的身体和智力都会快速发展,呈现好动、易兴奋等特点,虽然精力充沛但却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因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分神,甚至失去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体育锻炼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发现体育的魅力,进而爱上体育课程。
三、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维,重视体育教学
只有学校的体育教学得到充分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得以提升。新教育背景下,既要求学生要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又强调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确保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必要的体育项目,以此保证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或接触更多的体育运动。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支持;(2)引进更多专业的教学人才,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特征,合理安排体育课程;(3)开发更多形式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