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平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二中学,甘肃 环县)
随着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也取代了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成为重点。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却多带有功利性,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目的都是以应试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仅无法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还无法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甚至很多时候出现“以丑为美”的现象。汉语本身就有着独特的美感,而相比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语文本身就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理应承担更多的职责。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应的素材切实渗透审美教育,以此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美的感知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审美活动也无从谈起。可以说,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既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前提。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章的美不仅仅表现在文字上,很多时候也在于作者赋予文章的感情。这些感情是内涵在文字中的,是不易感知的。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内涵,有效让学生感知其中的美感。
(一)做好品评工作,提高学生对美学的认识在当今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在文字内涵的探究中,学生往往是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这不仅体现在情境导入和学案的构建方面,还表现在课堂理答环节。而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在保证学习者中心地位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课堂理答环节的引导作用,做好文章的品评工作,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在课堂中优化评价手段,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能力。教学评价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述,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针对审美教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别具匠心的评价手段,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行多方位的评价,进而让审美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的各个阶段。
例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批注式阅读活动。而在每个阶段阅读之后,教师都可以通过课堂理答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和理解。如教师可以询问:“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在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而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实际上,课文本身就有情感关键句,你能找出它吗?”在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诗人的心情与“曲折的荷塘”“缕缕的清香”等语句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样,通过问题提出和理答环节的品评工作,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利用诵读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美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诗歌、散文的学习中,情感真挚、节奏分明的朗读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的节奏美和情感美,这对于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美感、提高学生对美的敏锐度有着巨大的作用。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朗读这一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美感。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就可以基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开展朗诵比赛。当然,在比赛之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渗透关于诗人情感和诗歌节奏的内容。而在比赛活动中,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小组合理选择其中的一首诗歌,搭配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诵。而在这一环节,学生只有充分理解诗歌的节奏韵律美,才能合理分工;只有充分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才能选择合适的音乐。当然,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予优秀学生小组一定的奖励。而因为团队荣誉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如很多学生都会观看网络上的相关朗诵视频,这能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诗歌中与朗诵相关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感受到诗歌的美。这样,利用朗诵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美感,这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