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江苏 海安)
历史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科学性相统一的特点。从人文性的角度而言,历史教育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在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文化底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科学性的角度而言,历史学科以追求历史真实、揭露历史真相、探索历史规律为目的,对学生科学精神、探究能力的培育有巨大意义。然而,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并没有实现。不少教师仍然停留在讲授式教学的阶段,仅仅注重课程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对此,审辩式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克服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不足,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审辩式思维简述(一)审辩式思维的内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审辩式思维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期,礼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中便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记载。审辩式思维是“审问之”和“明辨之”的结合,“审问之”指有针对性的质疑提问,“明辨之”指形成清晰的判断力。“审问之”是“明辨之”的基础,而“明辨之”则是“审问之”的拓展和延伸。无独有偶,西方审辩式思维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审辩式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倡导的对话模式,强调以大量的问答来反复地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辩论既是求证的手段,又具有启发和发掘智慧的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审辩式思维发端于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杜威率先将审辩式思维从哲学领域引入教育领域。美国学者罗伯特·恩尼斯从认知论的角度对审辩式思维做了界定,认为审辩式思维是“着重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考”。斯滕伯格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审辩式思维定义为“审辩式思维是运用策略以解决问题,得到结论和学习新概念的心理过程”。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审辩式思维的内涵包括提出质疑、合理求证、反思总结三点内容。
(二)审辩式思维的特征从审辩式思维的内涵解读中可以发现,审辩式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既与其他思维,如分析思维、综合思维、创新思维等有内在的联系,又具有鲜明的特征。审辩式思维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批判性。审辩式思维以审问为前提,而审问则以质疑为基点。审辩式思维对一切未经验证的知识、观点、学说、理论、思想等均持怀疑态度,并试图找出其中的缺憾与不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二是建构性。审辩式思维是一种有破有立的思维。从破的角度而言,审辩式思维不受既有条件的束缚,有冲破一切限制的批判精神。从立的角度而言,审辩式思维会通过求证、推导的方式,对质疑进行验证,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发挥与新知识的形成,呈现出鲜明的建构性特征。三是中立性。审辩式思维具有价值中立性的特征。学者谢小庆在《审辩式思维》中,将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作为审辩式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审辩式思维对一切事物均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四是多元性。价值层面的中立性,使得审辩式思维并不会被某种特定的观念所限制,对各种观点、态度、看法,均保持开发的态度,因此,审辩式思维在价值层面又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具有包容精神。
二、审辩式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一)借助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体系庞大,知识点众多,且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中很容易出现兴趣不高的问题。对此,情境创设有着重要的价值。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情境创设以内容为中心,以情境呈现为重点,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审辩式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要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借助直观形象的情境来提升课堂导入的效果,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可用于情境创设的资源有很多,如图片、纪录片、影视资源。高中历史教材中插图为数不少,包括人物形象图、地理图、行军路线图等,这些图片在辅助学生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抗日战争教学为例,淞沪会战等四大会战是正面战场抵抗日军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呈现四大会战中日军和国军的行军路线图,让学生思考双方的战略意图,并鼓励学生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并培养学生图文互证的能力。
(二)紧扣教学内容,抛出课堂观点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审辩式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