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华
(安徽省含山中学,安徽 含山)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凸显了立德树人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课中,教师不能再单纯地以信息技术呈现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为更好地发挥高中生自身学习能动性,教师在思想政治授课中要凸显情境教学的有效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唤醒学生的探究热情。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探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综合授课质量的对策。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带有情感色彩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感知教材,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落实的核心在于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联系具体直观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知识,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目标。经典教学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性思想政治是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情境教学的实施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以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同时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指导他们运用思想政治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思想政治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于学生自身学习体验,唤醒他们对授课内容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让情境教学更好地源于生活,服务生活,高于生活,提升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意识。
(二)真实性高中生有良好的辨别是非意识。在思想政治授课过程中,运用情境式教学要贴近现实生活来创设情境,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能过度夸张,否则都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精神的形成。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学的运用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在真实环境下基于课程核心知识点,引入真实生活案例,借助学生的真实经验,引导他们剖析事情来龙去脉,认真细致解读核心知识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授课中教师所引入的一些图像、视频、音频资料也要体现真实性原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一些事实恶意夸大、凭空捏造,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判断的养成,对学生法治意识建立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只有真实、严谨、科学、完整的案例,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在探究中学习知识,在权衡分析中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三)启发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引入生活案例时,可以通过视频、媒体、语言等方式来生动展示。而对案例中涉及的矛盾、案例问题解决的正确方式、案例带给我们的反思等一些细节性问题,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有效启发,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学生将知识学习与自身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堂上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为师生互动探究、学科知识形成预留一定的空间,凸显师生双主体教学的民主课堂构建。教师以充分的沟通和思辨,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法、理、情有机统一的正确认知。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一)在情境创设中强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情境教学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情境教学需要将创设情境、理解情境、价值回归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语言、实物演示、音乐活动、表演等生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凸显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对学生学习的指引价值,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情境、理解情境,强化情境教学中思想政治的引导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回归情境解读分析,以新闻时政为素材,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领导。
(二)坚持情境探究与活动型课程相交融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课的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不单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认知一些基本的政治问题,树立良好价值观,同时,还要凸显学生自身的学习成长性。教师通过活动型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以个人思辨、小组活动、辩论活动、合作学习等多元模式,提升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参与能力,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发展社会判断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的热情。以教师的教学引导,让情境探究的问题更加丰富,课程的活动形式愈加多元化,通过情境探究与课程活动相交融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程情境中,让学生灵活理解思想政治学科所学内容,为学生今后学以致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高中思想政治开展情境教学授课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