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
(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宿迁)
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摇篮,中职院校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所以,在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与改革,基于此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中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一些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很多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知识时存在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并未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制图的技巧与规范,所以会影响到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借助教材与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教材内容。在长时间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后,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学习兴趣索然[1]。许多教师并未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情。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十分抽象,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很多中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尽管许多机械专业教师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其不能够准确地了解与把握学生的需求,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缺乏对实践活动的充分重视,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定位个人的角色,对相关知识理解与认识不到位。许多教师会为其传授太过于成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与学生的年龄段不符,最终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当前,在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教材内容有很强的理论性,然而实践练习相对很少,所以教学内容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而会影响到对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多学生会觉得机械制图教材内容理解时存在很大的难度,无法快速地理解与把握相关的知识。这些内容不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不能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2]。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识图与作图时不能进行良好的衔接,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专业素质也难以提高。
(四)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一些中职院校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以后,并不会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活动,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创新意识不强。一些机械专业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组织开展项目实践活动,因此许多学生在实践中无法掌握更加科学、先进的制图技巧与方法,导致实践能力不强,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3]。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在实践活动中也不够自信。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并未深入地设计教学内容,也未科学地组织实践活动,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二、中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一)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对于机械制图课程而言,其有着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此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足,所以会造成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学情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4]。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与自主学习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可以认真地投入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及讨论。而且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与点拨,在学生完成讨论活动以后,教师要总结并且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补充尚未讨论得出的内容,基于此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方法1.利用直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