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俞鸣
(福建省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泉州)
2022年春晚,《千里江山图》被演绎成舞蹈诗剧,惊艳全场。一舞成画的《只此青绿》让我们领略到“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刻在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热爱的情感共鸣。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日益多样化,非遗文化、技艺的复原与展现也不断升级,国潮文创、古风服饰……成为时下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时尚,传统的优秀文化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出它“火”起来的灵动模样。
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上,吉祥物“冰墩墩”火遍全球,各官方商店、电商平台供不应求,一“墩”难求的火爆场景既反映了当下中国年轻人掀起的“国潮”风尚,又更好地展现了我们文化的自信。我们会发现,品质优良的国产品牌在不断崛起,在服装、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迅速抢占市场。“中国制造”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而这就是文化给予我们的自信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近些年来,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使我们更自豪,更有底气地讲好中国故事。大到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无不透露着文化自信赋予的魅力与力量。而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首批历史文明古城、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在经历20年漫长的努力和等待,终于在2021年申遗成功,而这也更印证了文化带来的自信,推动一个城市不断朝前发展。目前,泉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的城市。其中,市级“非遗”多达262项,省级98项,国家级34项,可见其文化底蕴甚为深厚。
正因如此,泉州市近年来一直秉持“古为今用”的明确态度,积极传承并保护泉州的传统多元文化,搭建并提升弘扬文化传播平台,不断探索、创新传统多元文化进校园等路径、方法,促进并推动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现代文明的沃土,不断滋养和丰富泉州古城作为文明城市的内涵。
推动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广大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成长为文化自信的新一代,是让泉州传统多元文化进校园一直努力的目标。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应该且有能力努力将我们泉州的多元文化带入校园,融入教学中,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尝试以多种形式探索特色多元文化课程。在各中小学、高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时,我们的中职学校也应紧跟其后,守护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文化根脉,让多元文化之“花”香满鲤城。
2021年,泉州市共有11所学校被列入第三批“泉州市闽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各传承基地学校应将闽南的传统多元文化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将其纳入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这无疑是为我们中职美术设计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发展的契机。加之我校从2017年来一直鼓励各专业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打造特色校品牌,这也让我们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有了很多的想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丰富学生课上课下生活的同时,感悟泉州多元文化的魅力。
一、好的设计是有故事的设计青少年是讲好非遗故事、护好泉州文化的主要生力军。我校办学以来,一直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体现,而在这之前,理论是基础与前提。作为中职的美术生,文化课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文化课是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基础,也是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同时,它更让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锦上添花。
所以,为了能较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与文化课教师进行探讨、研究,选择性地把泉州传统、经典的文化与课程内容、知识点相联系,以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他们完成绘画作品,尝试用课前“小故事”“短视频”分享泉州传统文化,让他们在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提升对泉州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非遗保护意识以及宣传泉州传统文化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好的作品背后就是一个个对文化了解、喜爱的情感表现。古人常常喜欢借景、借物抒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在建筑、绘画,还是诗词歌赋上,无疑印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便是文化赋予的自信与力量。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泉州多元文化融入中职美术设计教学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