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富贵,甄翌池
(1.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2.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随着教育部等七部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提出,其中要求: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残疾少年儿童特殊群体,为我校美术教育的实施迎来新的发展。
由于听力缺损等原因,视觉化的美术课程能够较好地规避聋生的生理障碍,并且大多能发展成为聋人一生从事或进步的事业,因此美术课程对聋人为学阶段尤显重要。在现阶段国家没有针对聋人的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的情况下,在国家现有通用教材中,寻找适合聋生艺术能力发展的课程内容,成为我校多年以来一直探索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简介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始建于1959年秋,是新疆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也是唯一一所单纯从事听障教育的学校,学校涵盖学前康复、小学、初中,直至职业高中共13个年级段。创办以来一直非常注重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教学,2016年起开始全面探索视觉化艺术课程对聋生生理缺陷的补偿与疗愈作用。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学校开办职业高中,开设美术绘画专业与平面设计专业,面向全疆招收。学校坚持把强化美育作为育人成长的重要内容抓手,落实到行动中,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各年级段开展丰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全面规范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加大对美育设施的投入,努力打造校园美育文化,努力补残挖潜,为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残而有为、自信自强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做好课程整合,积极探索能够发挥各个年龄段聋生优势的美术项目由于聋生听力差损的原因,他们的语言文字功能的发展极为有限,导致与人交流、与社会沟通,包括课堂中对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均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国家现阶段没有一整套适合聋人的美术教材的情况下,使用普通学校的美术教科书时往往会出现对艺术文化方面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美术课堂的基础上拓展出了社团课程,根据聋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探索出能够发挥各个年龄段聋生优势的美术项目,同时也是对美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
(一)儿童画课程项目这一项目主要针对我校小学低年级一至三年级段聋生。我校聋童大多数家庭贫困,基本上没有能力对学龄前聋童进行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同样没有任何与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们来到学校前大多没有接受过语言补偿训练,不仅听不到,也不会说话,在与社会,与学校,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方面懵懵懂懂,因此所有学科的教育都困难重重。我们针对这个小学低年级段的聋童大力推行儿童绘画课程。聋童走入我校大门往往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我们利用视觉化图像帮助他们传递信息,认识社会,表达情感。曾经有位聋生说过:“虽然我们听不到,也无法与你们交流,但是线条与色彩就是我们的语言。”这里孩子们的画作成果比不上接触过相关培训的健全儿童,但是作品风格稚拙朴实。线条与色彩的肆意表达对于他们来说是打开了一扇新鲜世界的大门,因此儿童画课堂都不时充斥着孩子们惊喜的喊声和欢乐的笑声。
(二)软陶课程项目这一项目主要针对小学四至六年级段的聋生。软陶课程在制作的过程中聋生不断地动手实践,从中产生新的灵感和创意。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快乐和满足。我校的软陶课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1.了解软陶的一般制作方法,能够自己动手,呈现出简单的软陶造型
我们从简单的萝卜造型开始,到小苹果、蔬菜、小动物,最后开始进行简单造型的组合,如制作冰箱贴、开关贴或笔筒等创作。
2.进一步学习运用软陶材料对人物的造型表现
从头部造型开始,逐步过渡到人物全身、服装、动作的设计与变化,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造型、色彩相互搭配与设计的丰富变化。
3.尝试大型场景的搭建
例如,五年级的学生每人制作出一只或两只小羊,最后和一个人物形象相搭配,辅助以石块、树枝等,最后形成一幅名为《暮归》的软陶场景作品。
(三)纸艺课程项目2016年底,经过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的批准,聋人学校正式成立“经开区纸艺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的资金及技术成果的支持,我校成立了“纸听我说”聋生纸艺社团,针对我校初中段聋生,主要开设以下课程。
1.纸艺罐课程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边疆地区听障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体系构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81.html